自從智能手機的屏幕越來越大之後,續航好像就一直沒好過,功能機時代那種好幾天充一次電的體驗一去不復返。
話又說回來,以前的功能機屏幕使用時間纔多長,一天有1小時嗎?而現在的智能手機,功能那麼多,屏幕那麼大,還要一直保持在線,屏幕使用時間起碼都有五六個小時吧,一天一充好像已經很厲害了!
如果你有用過最近一年發佈的國產旗艦機型,你就會發現它們的續航有了長足的進步,基本都可以做到兩天一充。短短十幾年間,手機電池如何發展到現在的水平?近一年來廠商們相繼推出的青海湖電池、藍海電池、金沙江電池等技術又是什麼?爲何時間節點如此接近?
從鎳到鋰的飛躍
新生代的手機用戶可能沒聽說過“電池沒用完就充電,會讓電池容量變小”這種神奇的理論,而這正是早期手機所使用的鎳鎘電池的一大缺點——記憶效應。後來就出現了鎳氫電池,記憶效應得到了明顯改善。
直到千禧年前後,鋰離子電池的材料和製造技術經歷了重大的革新,成本大幅下降,能量密度提高,且解決了電池記憶效應的問題。這些改進使得鋰離子電池迅速成爲手機行業的標準選擇,整個行業也正式進入了鋰電時代。
傳統的鋰電由於使用了液態電解質,限制了電池的形狀和大小。因爲必須確保電解質在電池內部保持穩定,同時還要防止泄漏和腐蝕,所以通常會採用硬質的外殼,從而限制了電池的形狀設計。此外,液態電解質在高溫或過充的情況下可能會膨脹或燃燒。
後來便進化出現在業內廣泛採用的鋰聚合物電池,採用的是膠狀或者固態電解質,採用鋁膜包裝,體積和形狀更加自由,可以靈活適應內部空間越來越緊湊的電子產品。而且電池的熱穩定性和機械穩定性也更好,從而減少安全風險。
手機電池技術發展到鋰聚合物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再沒有大幅升級,因爲鋰電中石墨負極的侷限性逐漸顯現。
石墨負極的理論比容量限制在372mAh/g,且鋰離子的擴散速率較低,這些因素都限制了電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和快速充電能力。
除了材料本身的性能缺點,天然石墨作爲一種不可再生資源,也面臨着很多問題。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2020年全球石墨儲量約爲3億噸,按照目前的開採速度,預計到2050年全球石墨資源將耗盡。同時,天然石墨作爲一種自然資源,與天然氣、石油等一樣也會受到地緣因素的影響,供給並不穩定。
人造石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天然石墨所帶來的問題,但人造石墨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並且產生大量廢水,如果不妥善處理,會造成嚴重的土壤和水源污染,與被稱爲“環保”的“新能源”背道而馳。
還有商業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利益。以目前的生產工藝來說,同樣純度的人造石墨要比天然石墨貴20-30%。而隨着天然石墨資源越來越少,天然石墨的價格也會越來越貴。
因此,尋找石墨的替代材料成爲了鋰電行業最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
鋰電的次世代:硅碳負極
無論是青海湖電池、藍海電池還是金沙江電池,它們在宣傳中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硅碳負極”,這也是解決目前電池難題的關鍵技術。
上文提到石墨作爲負極材料的缺點,那麼有沒有其他材料可以代替它呢,有,那就是硅。
硅作爲負極材料,具有高達4200mAh/g的理論比容量,幾乎是石墨的11倍。這意味着,使用硅負極的鋰電池在理論上可以大幅提升能量密度,從而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和減少充電次數。
然而,硅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會發生高達300%的體積膨脹,這種顯著的體積變化會導致電極材料的破裂,從而降低電池的循環壽命。
爲了克服這一挑戰,科學家們開發了硅碳複合材料。通過將納米硅顆粒與碳材料結合,可以利用碳材料的穩定性來抑制硅的體積膨脹,並通過碳的導電網絡來提高整體的電導率。
儘管硅碳負極技術在提升電池性能方面具有巨大潛力,但其工藝難點仍然存在。硅碳負極的製備需要精確控制材料的納米結構,以及確保硅和碳的均勻分佈。此外,電池製造過程中的首次效率和循環穩定性也是需要克服的關鍵挑戰。
Group14與ATL
其實早在上世紀70年代,硅碳負極電池技術就已經通過了可行性驗證,爲何直到近一年我們纔看到大量消費終端採用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2個公司,一個是我們熟知的ATL(新能源),也就是寧德新能源和東莞新能德的母公司,另一個則是初創公司Group14。
2023年2月28日,Group14正式宣佈已向ATL供應SCC55材料,爲下一代智能手機等3C產品提供動力,並表示很快就有使用SCC55電池材料的手機面世。
在一週後的3月6日,榮耀就發佈了全球首款搭載硅碳負極電池技術的智能手機——Magic5系列,行業媒體TechInsights也證實該技術的實施由Group14的電池材料產品SCC55主導。
在知名拆機Up主微機分的視頻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無論是青海湖電池、藍海電池還是金沙江電池,它們都由新能德公司生產,並且採用ATL電芯。我們基本可以以此猜測它們所採用的硅碳負極技術都使用了Group14的SCC55材料。
爲什麼一定是Group14的SCC55?因爲目前能大規模量產硅碳負極材料的公司並不多,而Group14是其中份額最大的。
明日之星:SCC55
在正式介紹SCC55之前,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Group14是個怎樣的公司。
硅在元素週期表中的排第14位,這就是Group14中“14”的來源。這家公司成立於2015年,致力於將鋰離子電池轉化爲鋰硅負極電池,幫助解決能源存儲難題,先後獲得ATL、SK Materials、保時捷等公司的投資,累計金額超過6億美元,是鋰電行業炙手可熱的明日之星。
硅碳負極作爲一種新興技術,國內外有不少公司都在攻關,融資也拿了不少,甚至還有不少在“PPT”上都放出了非常驚人的參數。但是很多仍然停留在實驗室狀態甚至理論狀態,遠遠未能達到量產要求。
而Group14幾乎是最早實現大規模量產的,在應用方面也有着無可比擬的優勢。
SCC55的獨特之處在於其結構設計。該材料由嵌入碳支架中的硅納米顆粒組成。這種結構允許硅顆粒與電解質充分接觸,從而提高電池的充放電效率。此外,碳支架還提供了機械支撐,防止硅顆粒在充放電過程中膨脹和收縮。
因此,SCC55硅負極電池的能量密度比傳統鋰離子電池高出50%,並且充電速度更快,理論上只需要幾分鐘。
SCC55材料投產起來也很方便,從紐扣電池到軟包電池,製造商可將SCC55無縫投放到任何鋰離子電池生產線、超級工廠或電池設計中,而無需重新調整工藝。
比起概念,規模化量產纔是盈利的根本。
Group14的兩步工藝使規模化變得簡單,首先合成碳來創建碳支架,然後在支架內部創建硅並調整內部空隙,最終形成神奇的SCC55。而具體的工藝細節,早已被Group14申請了全球專利,成爲其商業帝國的基石。
Group14還設計了一種可輕鬆複製的流程,可以在需要的地方建造各種規模的工廠(BAM 工廠)。每個模塊都自成一體,每年可生產材料達10GWh。還可以根據需要將任意數量模塊組合在一起,形成任意規模的BAM工廠。
產能方面,Group14位於美國華盛頓州伍丁維爾的 BAM-1工廠目前爲超過65家客戶供貨,這些客戶佔全球電池生產市場的95%,另外也正在亞洲、歐洲等地區部署BAM工廠。可以確定的是BAM-1工廠的產量已超過10GWh,大約可以滿足10-20萬輛電動車使用。
如果投產順利,位於華盛頓的BAM-2工廠產能將會達到BAM-1的2倍,將在2024年成爲全球最大的先進硅負極電池技術工廠。
寫在最後
機圈裏常有人調侃:不都是供應鏈技術,講什麼自研。 我們從結果上來看,這幾家的硅碳負極電芯都是來自ATL,而且大概率就是採用的SCC55材料,好像確實這麼一回事。
但其實,供應鏈與廠商之間的交流並不是單向的,很多材料、技術的應用往往是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類比一下,供應鏈技術就像食材,最終的出品還是要看大廚的料理手法和調味。
就拿本文所討論的續航來說,硅碳負極電池的量產應用是關鍵。硅碳負極的理論能量密度遠高於傳統石墨負極,能夠大幅提升電池續航。而Group14的SCC55材料則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硅碳負極材料之一,擁有優異的性能和量產能力。
同時各家手機廠商在電池封裝工藝、電源管理、系統調度等方面也進行了優化,最終才讓消費者拿到手的手機有了出色的續航水平。
至於本文標題提到的那個問題,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以上就是是供應鏈技術還是自研 國產手機續航暴漲背後的祕密的詳細內容,更多請關注本站其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