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你注视着汤姆希德斯顿 (Tom Hiddleston) 的眼神,可以感受到那双蓝眼眸中隐藏的机锋,你不信任它们,却为之沉迷。这种魅力从何而来?是老天爷给这个满头金发孩子的一份大礼吗?事实上不然,他从来不是得天独厚的孩子,在希德斯顿这个饶舌的姓氏成为你心中每天默念数百次的祷文之前,他一直在充满崎岖的道路上踽踽前行。
更糟的是,他还没有某些小胖胖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自信。
先复习上一集:百折不挠、不离不弃、是我洛基 (一):看汤姆希德斯顿手提大桶当索尔
Table of Contents
- 打开单亲少年紧闭心扉的,是「表演」
- 连系汤姆希德斯顿与母亲的羁绊
- 父亲的眼泪
- 小汤姆的成长经历,型塑大汤姆的表演厚度
打开单亲少年紧闭心扉的,是「表演」
对 12 岁父母就离婚的孩子来说,自信是一种奢求。希德斯顿也许永远无法理解,为什麽他的父母会选择结束一段已经持续 17 年的婚姻。离婚意味着小汤姆必须在不同的地区轮流居住,他的爸妈仍然爱他,但无法一起爱他。
而偏偏希德斯顿似乎没有继承他父亲的决断力──希德斯顿的父亲是牛津科学园区的业务发展经理,事业有成──他天生多愁善感,父母离异的事实势必带给他很大的心灵震撼,这进而养成了他小心翼翼的个性:他总是非常小心地用字遣词,深怕给人错误的印象,因为从今以後,他不能只是个孩子了,他得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13 岁时他进入着名的伊顿公学就读,某种程度,伊顿的住校生活让他避免了一些单独与父母相处的尴尬──他们也开始会有自己的生活,例如另外建立新的情感关系──但这也同时让他被迫更快成长。
而就在这里,他找到了发泄青春苦闷的管道。希德斯顿回忆 13 岁的伊顿公学生涯:
「我真的立刻感受到,我找到了我的天职,表演给了我丰富的自由,让我能在饰演某个角色的同时,打破所有现实的规范──我可以怒发冲冠、满头大汗、把东西砸得稀烂,什麽都可以,只要以表演之名就行。」
连系汤姆希德斯顿与母亲的羁绊
表演不但让希德斯顿找到了逃避现实的去处,这似乎也是他的天性在呼唤着他──希德斯顿的母亲是葛辛顿歌剧院 (Garsington Opera House) 的监制与选角总监。
「我妈妈热爱表演,而且她也知道我也同样热爱,表演是我们之间可以分享的宝贵事物。」
希德斯顿母子最棒的回忆,就是参加各个艺术表演庆典,有时是他去参加母亲举办的表演节,有时他们会开车到伦敦的国家戏剧院看戏。正如克里斯伊凡 (Chris Evans) 的母亲也在剧场圈工作,这让表演成为凝聚伊凡家的重要活动──他们家族的重要活动就是一起唱完整部音乐剧曲目──但看来希德斯顿家并没有这样的好运气。希德斯顿的爸爸是个严肃的商务人士,他还有着苏格兰人的死硬脾气,他不认为表演是小汤姆应该选择傍身的技能。这让已经无法时时相聚的父子之间,更划下了深刻的鸿沟。
汤姆後来在剑桥大学潘布鲁克学院获得了「双优」(Double First) 成绩毕业──在剑桥想要毕业,通常需要通过一门学科考试及格。每个科系的学科分别不同,有些科系可能可以分成数个学科,只要其中一项考过了就过了。而希德斯顿不但有资格进入剑桥就读,他还有办法毕业,而且,他不只一科及格,他是两科及格。但这并没有妨害希德斯顿追求自己的兴趣,这位小学霸在应付剑桥沉重的学习之余──他修习的是艰深的古典文学──他也在练习翻跟斗、後空翻与击剑,但是古典文学不需要这些体力活,这些训练都是为了表演而准备的。
父亲的眼泪
希德斯顿後来更接近专业表演一步了,他进入了英国殿堂等级的皇家戏剧艺术学院 (RADA) 就读,这时他已经开始接触一些外界表演机会。看来,这一切都与他父亲的期望大相迳庭──汤姆的父亲是典型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他相信自力更生,并且尽力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安全优渥的生长环境。但是表演不但当饭吃,他更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在万众注目的舞台上,被不满意的观众丢香蕉皮抗议。
希德斯顿回忆:
「他总是担心有天我会厌倦表演,或是感到力不从心,表演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他无法接受表演是一门认真的工作。」
直到 2002 年获奖无数的 HBO 自制电视电影《集结风暴》(The Gathering Storm),事情有了转机。
这部绝对是史上描写英国首相邱吉尔生平最精采的电影里,描写邱吉尔如何从怀才不遇、到目睹纳粹兴起而奠下他带领国家对抗侵略决心、进而爬上国家首脑的过程。当年只有 21 岁,还在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念书的希德斯顿,演出了邱吉尔的儿子拉道夫邱吉尔。
他当然不是这部电影的主角,但也许是因为他的短短演出太精彩、也许是因为亚伯特芬尼 (Albert Finney) 演出的邱吉尔太传神──他的演技狠狠地辗压了数十年後的盖瑞欧德曼 (Gary Oldman)──或也许只是这部电影传达的爱国精神,无论原因是什麽,这部电影都深深地感动了希德斯顿老古板的爸爸。
「我爸爸在看完电影以後,啜泣着打给我,」
希德斯顿很少回忆他与父亲早年的相处过程,而他的父亲说:
「他以我为荣。」
小汤姆的成长经历,型塑大汤姆的表演厚度
尽管汤姆希德斯顿是非常标准的学院派演员──他不只是出身名门正宗,他根本是学霸派──但是他人生的遭遇却让他更加贴近这些角色们。
破碎的家庭带来的人生无常体验,迫使他洞察人性背後的复杂面,也同时令他对每个机会紧追不舍。而父亲的认同,更是让他获得了迟来的肯定,这让他的表演更加完整,更能投入角色本身。
而 2008 年末,拿着大桶当索尔的希德斯顿并不是开玩笑的,他有一头金色卷发、他很熟悉《哈姆雷特》与《李尔王》──他就像《李尔王》一般亟欲获得父亲的认同──他还跟肯尼斯布莱纳 (Kenneth Branagh)这麽熟了……也许,汤姆希德斯顿也可以改名为索尔奥丁森 (Thor Odinson)……
继续阅读:百折不挠、不离不弃、是我洛基(三):压力山大、他却偏向虎山行
看更多 >> 【复仇者英雄的背後故事】系列专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