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逆天!大批Amazon Listing被下架,亚马逊卖家遭勒索……

更新時間
快连VPN:速度和安全性最佳的VPN服务
快连VPN:速度和安全性最佳的VPN服务
逆天!大批Amazon Listing被下架,亚马逊卖家遭勒索……

近期,亚马逊平台上的商标抢注事件频发。有不少卖家反馈,他们的商标被蓄意抢注,紧接着面临恶意投诉与高昂的勒索要求,最终不得不忍痛以高价回购自己的商标。据了解,当前商标抢注已形成产业链,有专业TRO团队针对亚马逊卖家进行恶意抢注并索赔。例如,某卖家因欧洲商标被抢注,店铺listing全数下架,虽通过律师提出无效申请,但周期长且损失巨大。而另一位卖家则因品牌分类注册不全,被同行抢注后投诉,面临产品下架和账号停用风险。

无独有偶,前不久一卖家品牌不幸被抢注,随后遭遇侵权投诉,导致店铺链接被全面下架。更令人愤慨的是,抢注者竟公然留下联系方式,向卖家索要高达10万美元的商标买断费。该卖家虽尝试申诉,但未能成功恢复链接。今年以来,类似案例层出不穷,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金额从数千英镑至数十万人民币不等。具体而言,抢注者会首先筛选热销产品,分析其商标注册的薄弱环节,然后进行针对性抢注。一旦抢注成功,便立即对原卖家发起投诉,要求下架listing或支付高额费用赎回商标。

业内人士总结,商标和域名恶意抢注问题主要分为五类:一是注册类别不全被抢注;二是跨站点商标冲突;三是欧盟内国家商标抢注;四是利用外观专利投诉;五是域名抢注后投诉版权侵权。

卖家困境:申诉无果,高价赎回成常态

面对商标被抢注的困境,亚马逊卖家往往陷入两难境地。

一方面,他们向平台申诉,但成功的前提是拥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对方存在恶意注册行为,这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且成功率并不高。

另一方面,他们选择向商标局申请无效对方商标,但这同样需要花费不菲的律师费和时间成本,且过程漫长,可能长达一年之久。

对于急于恢复店铺运营的卖家而言,最快捷但也最无奈的方式便是高价赎回被抢注的商标。许多卖家在权衡利弊后,不得不选择妥协,支付数万甚至数十万的赎金,以换取店铺的正常运营。这种被迫的“交易”不仅让卖家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让他们对亚马逊平台的公正性产生了质疑。

在下半年旺季来临之际,面对亚马逊商标恶意抢注的情况,卖家需要迅速而有效地应对,以保护自身权益并减少可能的损失。以下是整理的一些具体的应对策略:

# 保持冷静、迅速行动——

收集证据:卖家应收集充分的证据,包括商标注册证书、使用证明、销售记录、客户评价等,以证明自己是该商标的合法拥有者。同时,也要收集抢注方的相关信息,如注册时间、注册主体等,为后续维权工作做准备。

了解商标状态:查询被抢注商标的状态,了解抢注方是否已注册成功或仍处于公示期。

# 与抢注方协商——

尝试协商购买:如果抢注方愿意协商,卖家可以尝试通过支付一定费用购买回商标(这种方式虽然需要经济投入,但能够迅速解决问题,避免长时间的法律纠纷)

谨防敲诈:在协商过程中,要警惕抢注方提出私下解决的提议,避免陷入被敲诈的境地。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承诺,并确保所有协议都有书面记录。

# 向亚马逊平台申诉——

提交申诉材料:向亚马逊平台提交详细的申诉材料,包括被抢注的证据、商标注册证书等,请求平台介入处理。在申诉过程中,要保持与平台的沟通畅通,及时提供补充材料。

利用平台工具:如果抢注方仅登记了TM标或已进入公示期但尚未获得法律效力,卖家可以尝试通过亚马逊平台的前台举报侵权链接来投诉。如果投诉成功,将有助于恢复被下架的listing或店铺。

# 采取法律行动——

提起异议或无效宣告:如果抢注的商标尚未被核准注册,可以在商标公告期间向商标局提起异议;如果抢注的商标已经被核准注册,可以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起无效宣告请求。在此过程中,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来证明抢注方的行为构成侵权。

提起诉讼:如果协商和行政途径都无法解决问题,卖家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需要收集充分的证据来证明抢注方的行为构成侵权,并计算因抢注行为造成的损失。法院将根据事实和法律做出判决,如果认定抢注方构成侵权,将判令其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

# 加强商标保护意识——

提前注册商标:在商品进入市场之前,确保所用商标已经取得权利。这有助于避免商标被恶意抢注的风险。

防御性注册:在多个相关或非相关类别上注册同一商标,以扩大商标保护范围。这有助于防止他人在不同领域注册相似商标并造成混淆。

加强监测和预警:密切关注商标注册情况和市场动态,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抢注风险。可以通过委托商标代理组织进行市场追踪监测或定期查询商标公告来实现这一目标。

综上所述,面对亚马逊商标恶意抢注的情况,卖家需要保持冷静并迅速行动。通过收集证据、与抢注方协商、向亚马逊平台申诉、采取法律行动以及加强商标保护意识等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并减少可能的损失。同时,也建议卖家在旺季来临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更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