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grayscale 的研究部門 grayscale research 發佈了一份新名單,列出了今年q4季度最具潛力的 20 種代幣。該名單考慮了各種因素,例如潛在催化劑、網絡採用和風險因素。總共有六種新的數字資產被添加到名單中: sui (sui)、optimism (op)、helium (hnt)、bittensor (tao)、uma protocol (uma)和celo (celo)。其中bittensor被認爲是一個傑出的 ai 項目,旨在將 ai 與區塊鏈相結合,以增強人工智能的去中心化。
(Source: Grayscale)登錄後複製
9 月 28 日,TAO 基金會發文稱,新子網即將推出,爲 GPU 租賃平臺 Fish,爲驗證者和用戶提供可擴展的計算資源,可使用 TAO 代幣進行付款。截至發稿時,$TAO 的價格穩定在500美元左右。
(Source: Twitter)登錄後複製
(Source: CoinMarketCap)登錄後複製
除了 Grayscale Research 的代幣潛力名單以及 TAO 基金會的公告和市場表現外,Bittensor 未來還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發展?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討即將推出的子網代幣 dTAO 的運作機制,並分析其對 $TAO 價格的潛在影響。
dTAO指的是子網代幣,每個子網都有自己的dTAO,代幣釋放和比特幣、TAO保持一致。dTAO上線後,代幣將與TAO配對,形成Bittensor網絡中的流動性池。隨着dTAO的實施,Bittensor將逐步取消子網上限,賦予網絡更大的靈活性。
TAO持有者現在可以通過在不同的池中質押TAO來獲得dTAO代幣。儘管這一過程被稱爲“質押”,實際上它更像是Swap。dTAO的共識機制、代幣經濟學和釋放速度與TAO類似。每個子網都有自己的dTAO釋放,而子網驗證者需要購買/質押dTAO才能參與共識並獲得獎勵。
隨着某個子網的市場關注度增加,更多的TAO可能會質押在該子網的池中,從而增加其每日TAO釋放在該池的權重。這一動態釋放機制影響了每個子網的流動性和dTAO價格。權重大小由TAO與dTAO的比率決定,反映了用戶對子網的需求高低。Bittensor根據dTAO的價格動態調整每日TAO釋放權重。
爲何引入dTAO?
目前的TAO子網面臨幾個挑戰,尤其是在根驗證者架構設計方面。根驗證者的表現未達到Bittensor基金會的期望。儘管有32個子網,但彼此間的競爭並未如預期那樣加劇。子網本應提供高質量的輸出,指導礦工並開發有實際用例的AI模型,但許多子網並未達到預期目標。
當前子網的主要問題包括:
- 資源重疊與冗餘:多個子網專注於相似任務,如文本到圖像生成、文本提示和價格預測,導致資源冗餘。
- 缺乏實際用例的子網:某些子網(如價格預測、體育勝負預測子網)尚未證明其在實際生活中的實用性。
- “劣幣驅逐良幣”:優質子網如果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可能難以獲得發展空間。由於只有七天的保護期,未能積累足夠根驗證者支持的子網可能會過早被淘汰。
其他問題還包括根驗證者評估的主觀性、質押決策中的偏袒現象,以及由少數根驗證者控制大部分TAO每日釋放權重所造成的權力失衡。
dTAO對Bittensor的影響
dTAO的引入旨在通過去中心化子網評估和激勵競爭來解決這些系統性問題。通過將權力從根驗證者轉移到更廣泛的TAO持有者社區,Bittensor引入了一個市場驅動的定價系統,TAO持有者可以通過質押其代幣來“投票”支持他們看好的子網。
dTAO系統的主要優勢包括:
- 去中心化的子網評估:不再依賴少數驗證者,dTAO池的動態定價將決定TAO發行量的分配。TAO持有者可以通過質押TAO來支持他們相信的子網。
- 增加子網容量:取消子網上限使得網絡有可能擴展到超過1000個子網,促進生態系統中的競爭與創新。
- 鼓勵早期參與:能夠激勵用戶關注新子網,激勵整個生態去評價新子網。因爲較早遷移到新子網的驗證者可能會獲得更高的獎勵。早期遷移到新子網意味着以較低的價格購買該子網的動態 TAO,增加了未來獲得更多 TAO 的可能性。
- 推動礦工和驗證者關注高質量子網:進一步刺激礦工,驗證者去尋找高質量新子網。礦工的模型放在鏈下,驗證者的驗證也在鏈下,bittensor網絡僅根據驗證者的評價去給礦工獎勵。因此,對於不同類型抑或是所有類型的ai應用,只要符合礦工-驗證者架構的應用,bittensor都可以正確評估。bittensor對ai應用擁有極高的包容性,讓每個階段的參與方都可以獲得激勵,並以此反哺bittensor的價值。
推動可持續用例
dTAO的主要目標之一是促進具有實際收入潛力的子網發展,刺激真實用例應用的誕生,並讓這類應用被正確評價。
什麼是真實用例的應用?不通過Ponzi產生收益的應用。 反過來想想,如果子網不產生收益,那麼子網驗證者會越來越少,因爲他們不會在新子網階段去買入不產生收益的子網代幣(子網驗證者需要買入dtao,而非質押tao,去驗證子網礦工)。驗證者在此過程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推動具備可持續商業模式的子網的dTAO價格。因此,驗證者是子網幣價產生正向螺旋的起點,而收益則是基石。如果驗證者越來越少,即沒有人去買入子網代幣,那麼礦工獲得收益會成爲單向拋壓,讓子網陷入死亡循環。子網獲得每日釋放越少,礦工和驗證者就會越少,直到歸零。 而ponzi設計對新子網來說,在冷啓動時,對散戶的吸引力是有限的,因爲子網代幣的釋放機制,子網項目方無法完成資產錯配或者用分紅的方式來吸引用戶,只能用有護城河的產品去吸引用戶質押,驗證者和礦工。
dTAO帶來的代幣經濟學和發行變化
dTAO的引入重塑Bittensor每日釋放的規則:
- 此前的規則:子網獎勵按固定比例分配——41%給驗證者,41%給礦工,18%給子網所有者。
- dTAO後的規則:現在,50%的新發行dTAO代幣將被添加到流動性池中,其餘50%根據子網參與者的決策,在驗證者、礦工和子網所有者之間分配。
通過去中心化的TAO發行機制,dTAO爲系統引入了更多的波動性。dTAO池的價格將根據市場需求波動,這可能帶來更高的回報,但也伴隨更大的風險。
長期展望
dTAO代表了Web3行業中AI基礎設施與應用結合的最佳實踐。在過去的六個月中,市場表現和討論表明基礎設施已經達到飽和。目前市值排名前列的AI平臺幾乎全部是基礎設施類,同質化嚴重,未來六個月可能難以持續吸引市場注意。
另一方面,AI應用面臨着收入和市值之間的矛盾。如果某個應用獨立發行代幣,長期的穩定增長很難實現。由於區塊鏈的固有特性,Web3中的AI應用無法達到Web2中成熟應用的性能水平。結果,大多數此類應用缺乏差異化,沒有防禦性競爭優勢,用戶轉化率和留存率較低,難以實現可持續的高收益。這也導致它們的代幣價格難以達到同類基礎設施平臺的估值水平,形成惡性循環。
dTAO爲這一問題提供瞭解決方案。Bittensor平臺已經建立了經過驗證的成熟體系,礦工、驗證者和共識機制都在正確的方向上發展。它是Web3中最爲去中心化且最成熟的AI基礎設施,具備支持大規模應用湧現的潛力。當應用選擇在Bittensor上作爲子網運行時,它們可以藉助該成熟網絡的支持,度過早期階段並專注於產品創新。dTAO的發行機制確保子網必須不斷更新並吸引用戶才能獲得更多權重,同時規避了“RUG”以及團隊手中籌碼過於集中的風險。
dTAO的早期階段預計相對穩定,由於每日發行機制,早期投資者的風險較小。dTAO的長期成功將取決於子網在Bittensor生態系統中產生實際價值和收入的能力。
dTAO引入後,子網可通過兩種方式產生收益:1)吸引用戶爲產品付費;2)提升市值從而推高代幣價格。無論哪種方式,都會對Bittensor的整體市值產生積極影響。發行機制還確保,如果團隊想通過賣幣獲利,他們必須像普通用戶一樣從池中購買代幣,這是當前環境下最爲公平的啓動機制。
這一設計消除了大多數Web3應用項目面臨的許多風險,如市場驅動的價格波動和系統性不穩定,以及大型持有者或“鯨魚”通過突然行動顯著影響價格、進而破壞生態系統的可能性。
此外,這種發行模式減少了短期拋售的風險,因爲流動性注入是漸進的。子網必須在一段時間內積累流動性並保持穩定價格,而這一過程本質上依賴於子網所提供產品的質量。
最近TAO價格受dTAO即將上線和AI敘事再起的刺激而上漲明顯,一方面莊家在過去幾個月充分吸籌,現在已經到了啓動幣價的時刻,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是子網或者潛在子網在搶籌,而這些籌碼中的大部分不會在短期內被投入市場,子網的金庫被用來提升TAO的價值。因此當dTAO上線時,可能出現團隊或者VC的籌碼派發,導致價格波動。
但只要AI和web3結合困難的客觀壁壘沒有被打破之前,dTAO是AI基礎設施與應用結合的最佳實現。
免責聲明:**本文/博客僅供參考,代表作者的個人觀點,並不代表BlockBooster的立場。本文無意提供:(i) 投資建議或投資推薦;(ii) 購買、出售或持有數字資產的要約或招攬;或 (iii) 財務、會計、法律或稅務建議。持有數字資產,包括穩定幣和NFT,風險極高,價格波動較大,甚至可能變得一文不值。您應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如有具體情況方面的問題,請諮詢您的法律、稅務或投資顧問。本文中提供的信息(包括市場數據和統計信息,若有)僅供一般參考。在編寫這些數據和圖表時已盡合理注意,但對其中所表達的任何事實性錯誤或遺漏概不負責。
以上就是深度解析:子網代幣dTAO將對Bittensor幣價產生何種影響?的詳細內容,更多請關注本站其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