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刑警組織、歐洲司法組織以及其他歐盟機構合作編寫的一份關於加密貨幣的綜合報告,首次深入探討了加密貨幣對執法工作的影響。
報告指出,執法部門在追蹤和恢復通過隱私幣、第2層網絡和加密貨幣混合器轉移的非法數字資產方面存在重大能力差距。
加密安全與執法
歐洲法律當局發佈的報告指出,加密貨幣所依賴的公私密鑰加密技術爲執法部門帶來了一系列獨特挑戰與機遇。隨着加密貨幣在洗錢活動中的應用日益增多,這增加了追蹤非法資金流向的難度。特別是零知識證明(ZKP)和第2層(L2)網絡等技術的發展,它們提供的增強隱私性可能會進一步隱藏資金的來源和去向。
報告中提到,執法部門當前主要通過與加密貨幣交易所和服務提供商的合作,來查獲和追回涉嫌犯罪活動的加密貨幣資產。這種合作主要針對通過託管錢包轉移的資金,因爲用戶在這種情況下不持有自己的私鑰。在此背景下,反洗錢法規中規定的嚴格用戶識別措施(即KYC)對於執法部門與交易所的合作至關重要。
然而,報告同時強調,由於加密技術提供的增強隱私性,那些通過去中心化錢包和地址轉移的非法資金往往超出了執法部門的監管能力。這表明,儘管存在合作機制,但執法部門在追蹤和打擊通過去中心化途徑轉移的非法加密貨幣資產方面,仍面臨着重大挑戰。
技術進步和數據混淆
在加密貨幣領域,技術進步帶來了數據混淆的新挑戰,這對執法部門追蹤交易構成了重大障礙。報告中強調,隱私幣如Monero通過隱藏交易細節,即便在犯罪分子中的普及度不及比特幣,仍然對追蹤工作構成了巨大挑戰。
此外,一些加密貨幣如Dash和Litecoin提供了可選的加密功能,這些功能增強了交易的混淆性,使得追蹤變得更加困難。Grin和Beam使用的Mimblewimble協議不僅隱藏了交易細節,還採用了聚合驗證技術,進一步提高了匿名性。
零知識證明(ZKP)技術在加密貨幣中的應用,如Zcash和Tornado Cash混合服務,允許在不透露交易詳細信息的情況下驗證交易,這爲執法部門追蹤非法交易帶來了額外的難度。
報告還指出,比特幣的閃電網絡等第2層(L2)解決方案創建的支付渠道,由於不會將所有交易廣播到主區塊鏈上,增加了執法部門追蹤交易的複雜性。這些技術的發展,雖然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和隱私性,但也給執法機構在監控和打擊非法金融活動方面帶來了新的挑戰。
如何應對未來的挑戰
報告明確指出,爲了有效應對加密貨幣帶來的挑戰,執法部門必須與時俱進,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報告特別強調,獲取嫌疑人的私鑰是克服加密貨幣相關挑戰的關鍵,這對於追蹤和調查非法交易至關重要。
此外,報告敦促國家級別的執法機構提升自身的技術能力,並建議與加密貨幣交易所和託管錢包服務提供商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這種合作對於打擊利用數字資產進行的犯罪活動至關重要,尤其是在當前反洗錢法規和用戶識別措施(KYC)的背景下。
報告還呼籲對“用戶控制”的加密技術及其對數字取證和解密能力的影響進行持續研究。報告指出,量子計算的發展有潛力徹底改變現有的加密協議,因此歐盟資助的研究項目在支持解決這些挑戰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最後,報告呼籲政策制定者應優先考慮爲執法部門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以增強其打擊加密貨幣濫用行爲的能力。這包括投資於技術、培訓和國際合作,確保執法機構能夠有效地應對加密貨幣帶來的複雜問題。
結語:
歐洲監管機構的報告凸顯了隱私幣和先進技術給執法帶來的挑戰,尤其是在追蹤非法加密貨幣交易方面。面對這些挑戰,報告呼籲執法部門加強技術能力、深化與交易所的合作,並持續研究用戶控制加密技術的影響。
同時,政策制定者需提供資金和資源支持,以強化執法部門在加密貨幣領域的應對能力。只有通過這些綜合措施,纔能有效應對加密貨幣相關的犯罪活動,保障金融安全和法律秩序。
以上就是歐洲監管機構報告:隱私幣、二層網絡和加密貨幣混合器帶來的執法難題的詳細內容,更多請關注本站其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