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圍繞Based Rollup這種創新L1-Sequenced排序方式討論有很長時間了。 Puffer Finance最近順勢基於Based Rollup+原生AVS驗證系統構建了一套UniFi layer2解決方案。如何看待呢?接下來,談談我的理解:
1)Based Rollup本質上是把“排序”功能外包給L1主網的一種解決方案,L1的Proposer在構建區塊時會直接對Based Rollup提交的交易進行打包處理。這樣可以解決layer2飽受詬病的中心化Sequencer問題。
但問題是,Based Rollup只能做排序,並無法直接干預layer2的鏈下共識一致性問題。簡單而言,如果N條Based Rollup layer2出現,大家和以太坊主網都是點對點的關係,脫離和以太坊的單線連接,這些layer2之間想達成可交互操作性就不太可能了。
因此,UniFi解決方案的思路是引入了AVS去中心化驗證服務,繼而爲Based Rollup提交到主網的交易在“排序”之外提供“驗證“服務。
AVS(主動驗證服務)是一種依賴L1驗證節點提供額外安全共識的驗證服務。Eigenlayer協議已經撮合了很多AVS落地應用場景包括Oracle、去中心化Sequencer、MEV、intent交易等等,本質上都是在做Pre-Confirmation的預處理工作。
不同的是,Puffer和Eigenlayer一樣也是以太坊生態的節點驗證基礎設施,Puffer可以直接基於自身的AVS驗證系統來推進Based Rollup的落地。
這樣不僅落地了UniFi 這種新型Based Rollup layer2解決方案,實踐了AVS爲layer2提供安全共識的可能性,同時也會基於這套Pre-Confimation機制提供的預處理機制,成爲當前割裂態layer2的統一可交互操作中心,也就是說layer2和L1的點對點關係,可以變成layer2和UniFi服務包的多對點關係。
2)具體如何做呢?
用戶在UniFi layer2發起交易,交易批次直接提交到layer1 Proposer節點負責打包,交易排序後再經由AVS的節點提供安全共識“驗證”服務,進而達成一層“快速”預確認。區別於傳統layer2 Batch交易後要先在layer2進行鏈下確認,再在主網獲得finality最終確認。
UniFi layer2整個過程只參與接收並執行交易的職能,其他排序和驗證等工作均在主網完成。用例子說明:用戶在UniFi進行Withdraw提現,可以獲得快速確認,而不像OP-Rollup一樣需要等待7天挑戰期。
爲了進一步優化終局性Finalitiy速度,UniFi又開發了TEE+Multiprover雙重驗證架構,該架構將驗證流程部署在TEE(可信執行環境)的安全飛地中進行隔離處理,使交易在等待L1最終確認前,能先獲得TEE節點集羣的快速預確認,實現毫秒級的共識驗證。
TEE組件的引入不僅充分利用了驗證節點的硬件算力優勢,更爲AVS的共識機制提供了標準化的安全保障體系,從而建立起高效可靠的雙層確認機制。
3)如此這般,UniFi的layer2解決方案就抽象出了兩個可封裝的服務:
1、去中心化Sequencer服務,複用L1的Validators來處理layer2提交的交易並負責排序,用這種方式可消除當下layer2依賴中心化Sequencer的問題。
2、去中心化可交互操作性平臺,我們把UniFi Rollup鏈當成Puffer主網Proposer排序節點+AVS驗證服務商品化封裝落地的第一個服務。理論上,該組件服務就可以可組合給更多的layer2鏈應用,當更多的layer2加入 UniFi構造的Rollup架構內時,UniFi就可以作爲諸多layer2鏈之間無需信任的資產橋接通道,同時也可以提供統一的流動性和應用撮合新服務,讓layer2鏈通過UniFi實現可交互操作性。
以上就是如何理解 Puffer Finance構建的UniFi layer2解決方案?的詳細內容,更多請關注本站其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