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篇为大家介绍了《斯卡罗》中史实人物的李仙得与卓杞笃这两位商定「南岬之盟」的关键人物,接下来要介绍另外两位在事件中也举足轻重的角色:刘明灯比麒麟。不罗嗦马上进主题。
复习上篇>>【专题】看电视也能长知识?认识《斯卡罗》这四位真实人物,包你看戏之余还能成为台湾历史通!(上)
Table of Contents
- 台湾镇总兵刘明灯
- 天利行府城经理必麒麟
台湾镇总兵刘明灯
黄建玮饰演的「刘明灯」,官宣人设是「台湾镇总兵,左宗棠湘军系统。『罗妹号事件』发生前一年到台湾任职,治军严谨,谋勇兼资,怀抱雄心壮志。他不认同道台对处理『罗妹号事件』的消极态度;不反对出兵琅?,但认为要有妥当的准备,欲实施『设隘、阻番』,期展雄才大略,时而和李仙得斗智。」
刘明灯出身湖南大庸(今湖南省张家界市),臂力过人、武艺精湛,曾考中武举。咸丰十一年(1861 年)与族弟刘明珍率部众约三千人投入左宗棠湘军旗下、编入楚勇部。攻打太平天国战功彪炳,由把总晋升千总、参将、副将直到升总兵加提督衔,得授福甯镇总兵。同治五年(1866 年)奉旨接替曾元福任台湾镇总兵,率楚军新左营兵勇驻紮,後调清海甘南各军提督,是清朝中後期的有数名将之一。光绪四年(1878 年)为父母守丧解甲归田,在故里大庸耗费钜资造桥铺路、办学兴利。光绪廿一年(1895 年)病逝,得年五十七岁。
刘明灯虽是武人出身,且一家六兄弟都在军旅服务,但他个人在文学及书法上的造诣亦不容小觑。南岬之盟事後,刘明灯於车城庄福德庙(今福安宫)题字立碑详述始末,被称为「刘提督碑」;流传至今被列为文化资产的还有:坪林茶业博物馆的虎字碑、贡寮区草岭古道的虎字碑及雄镇蛮烟碑、瑞芳区三貂岭古道的金字碑、礁溪勅建协天庙匾、新埔刘家祠本支百世匾……等。第二集他夜会李仙得、必麒麟时,不但手刻小篆印章还口吐流利英语,这样的人设算是相当符合史实。
他在湘军的上司左宗棠上摺「拣员调补台湾镇总兵摺」荐举,称许他「谋勇兼资,廉干而善拊循,朴质而通方略,可望成一名将。」本想在海外一隅大展拳脚,但他来台之後的上司、道台吴大廷却总是采行保守无为、不过不失的策略,常令他有志难伸。除了出兵协助李仙得威压卓杞笃答应会面谈判,同治七年(1868 年)樟脑战争前的安平炮击事件,水师协署遭攻破的第二天,他就率领兵勇将英军逐回海上。虽藉此扳回一城,但吴大廷与特派大臣毛昶熙采纳乡绅主和意见,双方草草停战,并签订《樟脑条约》议和。这次事件让包含李仙得在内的各国外交人士见识到,清廷主领台湾事务的官员非但不熟悉国际公法、更缺乏对世界局势的清楚认知,等同给予外人可趁之机。
天利行府城经理必麒麟
周厚安饰演的「必麒麟」(William A. Pickering,另译:毕麒麟、白麒麟),官宣人设是「英国诺丁罕郡人,时任府城英商天利行经理,曾当过水手、海关人员,通晓闽南话、清廷官话、部分原住民语。在台期间,经常至深山部落考察商机兼探险,个性豪迈不羁,全身充满野性,机智且幽默。对没有积极作为的清廷官员不感认同,但对福尔摩沙的原住民却有多一层理解。『罗妹号事件』後,他扮演英、美两国意欲征服琅?的谘询顾问兼向导,他虽赞成制裁肇事者,却不愿见到清兵大规模攻打琅?部落的行动,对李仙得『以文明建立部落秩序』说法不表认同,最後与蝶妹一起阻止清兵征伐之行。」
以现代观点看,必麒麟可以说是最典型的「无祖国商人」,水手出身,在东印度公司历练几年後,进入英国海关任职,派驻打狗关(今高雄港)时期因为私下收购樟脑反遭清廷关务人员查缉,双方还爆发小规模枪战。他的直属上司为此将他转调到新成立的安平关(今台南港)避风头,嫌油水减少的必麒麟乾脆转投私人企业天利行。李仙得来台追查罗妹号船员下落时,天利行正值被华籍买办掏空,原东家麦斐儿只能求售变现。剧中忠实呈现这段背景故事,还让李仙得央托计画赴港贷款的麦斐儿,将请托出兵的手信带给驻港美军舰队司令;蝶妹也为洋行倒闭後无处可寄户口,将无法留在府城赚钱而担忧。後来麦氏兄弟找到安平五洋行之一的「怡记洋行」接手,新东家指定必麒麟留任,也让他有机会躬逢其盛,不但成为增援美军登陆时的向导,之後还见证了李、卓二人的「南岬之盟」。
「樟脑战争」後,怡记业务量被迫缩减,必麒麟辞职返伦敦休养。新任星马殖民地总督哈利奥德风闻他在远东区的成就(虽然有不少吹嘘成分),特聘他担任随行通译兼护卫。在 1877 到 1887 年间,必麒麟担任总督府华民护卫司司长,职司治安事务,特别是英国商人与当地华人间买卖纠纷的调停斡旋,当然也少不了从中抽头牟利;最後也是因为没能妥善平衡利益纠葛,遭潮州帮份子袭击重伤难癒,在 1890 年退休返回英国。1907 年病逝於伦敦寓所,享年 66 岁。
必麒麟退休後执笔书写他在远东地区的回忆录,其中有关台湾探险的部分定名为《Pioneer in Formosa-Recollections of Adventures among Mandarins,Wreckers, and Head-hunting Savages》(1898 年出版),详述以他个人角度对台湾风土民情的种种记忆(当然还是少不了各种吹嘘),他本人则称之为「继《马可波罗游记》後最了不起的东方见闻录」。
这本回忆录目前可查阅的约有四种中译本:
以上就是特别为大家整理出《斯卡罗》中的李仙得、卓杞笃、刘明灯、必麒麟这四位主要角色的简历小传、以及他们的史实生平,希望藉由以上所整理的正史与虚构间的对照,希望能让各位在二刷时对时代背景有更清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