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法兰克赫伯特的《沙丘魔堡》世界里,香料就像是一把开启人类精神极限的神秘钥匙,掌握这种神秘有危险的物质,你的视野甚至能够穿越时空,你的力量可以轻易摧毁任何人。
听起来很酷吗?这里有一件更酷的事:《银翼杀手2049》的导演丹尼维勒纳夫,准备面对纠缠他35年的梦想,他将要导演《沙丘魔堡》的重制电影。
丹尼无非是今年好莱坞最悲情的导演之一,片商预期他的《银翼杀手2049》能够突破全球四亿美金票房的界线,但首周四千万美金都不到的成绩,至今上映已踰一个月,却只有八千多万的国内票房。在制片公司预估将亏损八千多万美金的状况下,《银翼杀手2049》已经成为今年的大赔作之一。
但这部电影的口碑,仍然可能支持它进入奥斯卡的得奖范围,从网路与片商的角度看来,丹尼仍然是一张值得投资的潜力股。所以比起来,《沙丘》世界比起丹尼维勒纳夫来悲惨得多了。
没人会质疑这套小说在科幻史上的地位,但它的改编电影史却充满荆棘,电影史上的靠片(cult movie)0奇才亚力山卓佐杜洛夫斯基曾与超现实主义美术大师、曾设计《异形》怪物设定的 H·R·吉格尔 (H.R. Giger) 、加上漫画大师莫比斯闭关绘制三千幅分镜表,各派宗师一起合作催生这部电影,但黄金阵容不见得生得出黄金杰作,在最终因为种种因素无法成案。後来甚至还有部纪录片《旷世名片之死》来纪念这荒唐的改编历史。
後来案子辗转落到新晋导演大卫林区手上,林区可说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於让这部原作者生前仍没没无闻的小说,得到它应有的银幕空间,但1984年的《沙丘魔堡》仍然是一部幕後制作多灾多难的作品,日後成为诡异风格大师的大卫林区,在《沙丘魔堡》上映後仍然在它身上花了许多年工夫--林区想尽办法,要把自己的名字从这部电影的「导演」位子划掉,他非常不愿意在公开场合谈论这部片,视为一种职业生涯中的耻辱。
但沙丘啊沙丘,《沙丘》系列仍然让跨世代的读者为之着迷。这麽说吧,如果你喜欢《冰与火之歌》,那麽你就没有理由不喜欢《沙丘》系列。《沙丘》系列很难被定义为某一类小说,它是科幻小说,但也是宫闱小说。它又钜细靡遗地介绍外星居民的奇异生活纪实,但又是一部拟真的虚构星球生态学说,还是一本探讨(讽刺)政教合一的政治小说。
你也可以缩小范围,只专注在年少家破人亡,从公爵之子落难成为沙漠游民的主角保罗亚崔迪身上,看他如何继承了母亲的超能基因,却又自身迸发了穿越无限时空能力,成为可以看透各种平行世界、口吐魔音大法、身怀高强武艺的特异功能者。含辛茹苦集结旧属与原住民势力,最终踏上复国的血腥之路。
丹尼维勒纳夫没有想打脸大卫林区的不敬之意(尽管林区完全不在乎《沙丘魔堡》),对於小说倒背如流的他,要拍出一部与林区不同的沙丘版本,可说是简单至极。遵循小说故事为本的宗旨,是维勒纳夫唯一的改编原则,《沙丘》系列里充满许多宿命性的悲剧角色,我们更在维勒纳夫大多数作品里,看到许多熟悉的设计。
《沙丘》系列的五本小说,可说是少数尚未被好莱坞搬上大银幕的经典之作(除了旧版电影外仅有几部影集改编),困难度除了旧作成绩上的失败,还在於这套人物关系复杂、架构历史错综、还不时夹杂意识流的跨越时空描写,丹尼维勒纳夫这位终极粉粉兴奋地接下重担,但这部电影还有一片艰困的漫漫黄沙横亘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