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色性也,对於尺度比起一般电视圈还要宽很多的串流平台而言,他们当然能满足你天性里更多的食慾与性慾,而有人说,享用完美的料理,就如同经历一次完美的性爱。所以,这是我们必须评断网飞 (Netflix) 最棒美食节目的原因,因为即便有人嘲讽你醒醒吧没有女友,你还是能从这些优质美食评论、纪录片与实境秀里,享受许多美好的高潮(还可以一再重播唷)。
Table of Contents
- 1.《妙厨大烤验》(Nailed It!)
- 2.《决战餐桌:环球烹饪争霸战》(The Final Table)
- 3.《主厨的餐桌》(Chef’s Table)
- 4.《世界小吃》(Street Food)
- 5.《主厨名人齐做菜》(The Chef Show)
- 6.《环球飨宴:菲尔来吃饭》(Somebody Feed Phil)
- 7.《美食不美》(Ugly Delicious)
1.《妙厨大烤验》(Nailed It!)
《妙厨大烤验》的中英文片名都在试图唬烂你:这部实境秀里没有真正的「妙厨」,也没有真正「搞定」(nailed it) 的完美料理。这是一部乐於愚蠢的料理搞笑实境秀,三位来宾到此下厨,竞争 1 万美金的「大奖」……呃,1 万美金好像不像顶尖厨艺比赛会有的顶级奖励。没错,这三位来宾都只是料理新鲜人,但他们必须在有限时间内,模仿出一位着名大厨的得意烘培作品。
副主持人是法国甜点大师雅克托雷斯 (Jacques Torres),而主持人是谐星妮可拜尔 (Nicole Byer)。当料理实境秀的主持人不是大厨时,你大概可以知道这个节目的中心主旨应该是搞笑大过手艺。可是这个概念上惹笑的半小时节目,却一点都不可笑。拜尔因为《妙厨大烤验》而入围了去年的艾美奖,就是因为她的谐星本能不只很会亏这些菜鸟厨师,她的评论功力其实也很厉害——这样才能一针见血地深度嘲讽,同时去掉重咸的刻薄,只留下微甜的幽默。
如果你怕 30 分钟的节目让你笑不过瘾,别担心,《妙厨大烤验》目前共有四季、而且还推出了两季的《妙厨大烤验佳节甜点》、以及墨西哥版的《妙厨大烤验墨西哥》(还有德国、法国等等版本),这同时代表了这个系列有多受到观众欢迎。这些新手主厨当众出糗固然有趣,但同时也是为萤幕前的新手主厨(我不是说你)展示一些新手才会犯的错误。
所以其实《妙厨大烤验》还蛮有教育意义的,而且,它也展现了动手做料理的兴奋与期待感。没有人天生是大厨,但只有开始动手做才有成功的可能,《妙厨大烤验》给你一个今天下厨的好理由。
2.《决战餐桌:环球烹饪争霸战》(The Final Table)
看完菜鸟的不专业竞赛,现在要进入专业厨师的真正战争:来自 9 个国家的专业厨师团队,挑战 9 个国家的料理,并且必须满足这些国家顶级厨师的嘴巴,然後在 10 集节目内容最後争出世界第一。从哪个层面来看,《决战餐桌:环球烹饪争霸战》都是一场货真价实的国际战争(毕竟每个队伍都背负着祖国的料理手艺名誉),而只要提到国际战争,就免不了让人意识到不同国家之间的话语权多寡,同时认知到资讯落差在料理界也一样存在——某些并非料理大国的团队,在处理陌生的异国料理时自然更加吃亏。
但是选手的热情会暂时掩盖这些料理界的黑暗面,这些代表不同文化的各国选手,到此并非为了争夺奖金、也不是为了赌城餐厅行政大厨的宝座,他们在老家都已经是名满全国的优秀厨师,来这里只为了华山论剑——选出谁才是真正的武林第一。这些厨师们与其说是在竞技手艺,更像是在竞技热情。当他们面对陌生的菜单时,需要热情让团队凝聚起来,做出同样陌生的第一步尝试,并且同时试着乐在其中。
《决战餐桌:环球烹饪争霸战》的剧名「The Final Table」不是乱取的,这群身负才能的厨师们,在这名利之上的最後餐桌,只是想看清极限之外的未知而已。
3.《主厨的餐桌》(Chef’s Table)
成功的顶点之上,还有什麽在等待着我们?这个问题只有真正的主厨能回答。而不管你是不是餐饮业从业人员、甚至不管你对料理有没有兴趣,总有一天你都得观赏《主厨的餐桌》。这是网飞平台实质意义上最受欢迎与最长寿的纪录片影集,它自 2015 年开播以来,共制作了 6 季 30 集的内容,介绍了全世界的一流厨师,在厨房内与外的美味冒险与感悟。《主厨的餐桌》早已挤进了 IMDb 250 大作品,这代表了《主厨的餐桌》毋庸置疑的精彩。
好的纪录片,必须带领观众到达纪录片主体背後的意义。《主厨的餐桌》重点不是在主厨餐桌上摆出了什麽料理,而是为什麽他要做这道料理、以及为了这道菜所付出的努力、牺牲与过程中的启发。这是为什麽我不认为《主厨的餐桌》是单纯料理纪录片影集的缘故,《主厨的餐桌》事实上展示了一位创作者攀上顶峰的努力过程,以及他们在那个高峰上看到了什麽。
如果你喜欢那些能让你共鸣与受教的伟人传记,那麽《主厨的餐桌》也值得推荐给你,它证明了成功不只是块招牌而已,而是某个人用人生能量所能散发出的最大真实光芒。
4.《世界小吃》(Street Food)
到过了顶峰,现在我们要到你家楼下:纪录片影集《世界小吃》把镜头对准那些未必一生会被称为大厨的厨师们,但他们每个人,每晚都在街头煮出一道道让我们吃饱喝足的美味小吃。《世界小吃》2019 与 2020 年各自推出了以「亚洲」与「拉丁美洲」为主题的季度,共 15 集 30 分钟的内容实在是有点短,但这也让《世界小吃》更加紧致紮实,从街头小吃透视到这一个国家的社会基础文化样貌。
台湾的林聪明鱼头也入选其中,除了用画面呈现沙锅鱼头的美味外,也揭露了父女接班的现实辛酸与体谅关怀。《世界小吃》里的各国料理看起来都真的很好吃,但我确定每道菜都有点苦味:因为《世界小吃》每集结束时,都可能逼出你的眼泪。
5.《主厨名人齐做菜》(The Chef Show)
《主厨名人齐做菜》是由韩裔主厨崔洛伊 (Roy Choi) 与强法夫洛 (Jon Favreau) 共同主持的纪录片影集,目前已经推出了 25 集各 30 分钟的内容,看起来很多,事实上不然。就像品嚐一块古巴三明治,一下子就吃得精光。这部影集有着时间小偷的魔力,是真的能一次追完 (Binge-watching) 的影集。最大的问题是,他俩造访的各地小吃,尽管听起来平凡无奇,看他们做菜的过程也是轻松写意,但是看这两位汉子边大骂脏话边吃得狼吞虎咽的模样,绝对会让你突然肚饿起来。
我曾经介绍过:这部影集与其说是狂野,更不如说是随兴。如同《五星主厨快餐车》的古巴三明治,你可以在画面背後隐隐约约地听到骚莎舞曲,这股象徵自由的音乐是来自画面上的。洛伊与法夫洛很明显不追求精致美食的刀工或养生,他们可能会边说脏话、边用手调整铁板上煎得滋滋作响的腌渍猪排。他们不会在咬下肥美的古巴三明治时,露出绝顶升天的浮夸表情或是吐出溢顶的赞美台词,他们只是闭上眼摇摇头,展现纯爷们的无言最高赞赏。
6.《环球飨宴:菲尔来吃饭》(Somebody Feed Phil)
菲尔来吃饭了,但他不是世界名厨、不是美国知名美食家、不是餐厅老板、也不是餐饮历史学家、当然也不是可爱俏丽的网红直播主,菲尔只是一个阿北,一个制作过大热喜剧影集《大家都爱雷蒙》(可惜网飞看不到)的制作人。最後这项资历当然很了不起,但是这项资历真的无法支持菲尔罗森塔尔做美食行脚秀,但他还是做了《环球飨宴:菲尔来吃饭》,很意外地,这个菲尔走遍欧美亚三大洲吃美食讲干话的行脚节目,却真的好看,而且总会让人饥肠辘辘。
尽管菲尔与餐饮业唯一的关联是他会吃饭(谁不会呢),这让《环球飨宴:菲尔来吃饭》站在美食节目界一个非常诡异的地位,但是自称美食家的菲尔有一项特点,就是他对食物的狂热。这让他对於异国料理的接受度高得惊人(至少他会愿意去试,喜不喜欢是另一回事)。《环球飨宴:菲尔来吃饭》仍然成功地贯彻了行脚节目的精神:
让一位充满热情的冒险家,代替我们到每个世界角落,寻幽访胜那些我们可能永远没机会品嚐的新奇美味。所以菲尔哥不只吃美味,他吃的是冒险,而冒险并不需要任何履历才能成行。
7.《美食不美》(Ugly Delicious)
这出纪录片影集有个怪剧名,但是更怪的,是影集本身:《美食不美》不是在介绍那些「看起来很难吃但其实很好吃」的料理,也不是在挖掘美食背後的黑暗真相。它其实是美籍韩裔厨师张锡镐挖掘美食历史脉络的过程,这些料理背後可能连接到 90 年代的洛杉矶暴动、可能连接到移民对故土的思乡之情、可能连接到传统正宗与大众快速消费文化之间的平衡。而这些美食背後的故事,未必像美食本身一样美,有时甚至有些眼泪与愤忾,但总体来说,这些脉络都是真实的,是某个时空每个人做出的真实选择或心情。
挖掘脉络这件事本身是很痛苦的,张锡镐甚至挖到自己的内心去,所以这部影集真的不会让你从头笑哈哈、甚至也未必会激起你的食慾。人总是要吃饭的,而吃饭是为了要活下去、为了做更重要的事。张锡镐想让你关注的其实是那些「更重要的事」,而只是用美食起了个头,然後带你前往始料未及之处。食品史 (Food history) 是这几年又重新翻红的知识领域,人说「You are what you eat」,从吃饭里可以看出生活的模样,那模样未必美,但那是某个人活着的样子。
超过 30 部以上的美食节目,网飞其实也花了一番心力,经营这个在串流大战中最被人忽略的奇兵阵容,这些美食节目未必有你认得出来的大厨或是熟悉的料理,但它们要吸引的是你更为原始的本能,这些节目让你流口水、让你赞叹刀工或是设计巧思、同时也让你捧腹大笑或是捧腹止饥、或是让你看到躲在美食背後的深远历史。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饮食,从这个角度,比起娱乐电影或影集,这些美食节目都能让我们更为真实地、体验世界另一个地方的真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