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选之人—造浪者》以不悲情也不煽情的方式,在保有戏剧张力同时带观众看见多元且立体的台湾众生相,尤其是台湾女人,这大概是为什麽本剧甫上线就迎来铺天盖地的好评:我们都认识好几个翁文方(谢盈萱饰)、张亚静(王净饰)、吴芳婷(蔡亘晏饰),我们都能在《人选之人—造浪者》里看到自己或是身边的人。
《人选之人—造浪者》中,张亚静作为一个性/性别暴力下的「受害者」,却不是观众可能直觉想到的那种受害者,剧中甚至安插了另一个受害角色的「无暇」来对比他的「不完美」受害者身份。
透过《人选之人—造浪者》剧情推进,观众跟着亚静一起思考,什麽是「完美受害者」、「社会认可的受害者」,理解社会如何看待之後,当事人怎麽面对自己的受害身份。对现实有充分理解和反省,同时不沦为说教或是空谈,时不时有金句诞生、对话又十足日常,节奏饱满的八集不停在社会现实与戏剧理想间寻找平衡点——翁文方亦是如此,他始终在寻找那个平衡点。
「要不要为了更远的目标而对眼前的事情『算了』?」
在人间打滚的你我肯定曾面对这样艰难的平衡,这一句「要不要算了」不断扣问观众的内心。当我们正在问自己,文方的答案却清清楚楚是:
「他妈的文方姐想帮你,我们不要这样算了,」
OMG 太爽了这根本是职场成人片,老天爷请给我们每个人一个文方这样的上司!
文方这样愿意相挺的上司比日本制的压缩机还稀少,不过面对性骚扰忙摸头的长官们倒是挺多。要当事人以「大局」为重、甚至语出威胁的说若因此败选就是战犯,这种情节除了在戏里戏外的任何一个政党都存在,更是许多女性都曾经历过的职场痛苦现实。
不过《人选之人—造浪者》在呈现残酷现实的同时,总会给我们一点理想的光明和希望。
陈家竞(黄健玮饰)与吴芳婷夫妻之间的冲突呈现,也是残酷现实中的微光,《人选之人—造浪者》中,这回总算轮到爸爸被工作和家庭挤得蜡烛两头烧。老是拿「我有做家事」邀功,面对问题只要说「这个家就交给你了」稍稍放软就能躲过责难,这些异男面对家务劳动分工时典型的招式在现实中常能过关,在《人选之人—造浪者》里却再也不管用。
每一次陈家竞卖萌讨好的时候,观众心想「这次要过关了吧?」没有,芳婷还是不给过,没有认真反省就不给过。Good for you 芳婷!陈家竞自认「进步中年」却暗自期待着伴侣会放弃自己的事业一肩担起家庭照顾的责任,这些心思芳婷不是不知道,於是在一次次的拒绝用伴侣卖萌讨好和解之後,索性直指家竞忽略家庭责任背後的核心问题:
「你的工作重要,难道我的不重要?」
这句台词替多少被社会和家庭期待作为主要照顾者的女性,问出了他们心里的不满。
不只角色刻画立体、演员演技到位,社会议题在《人选之人—造浪者》里不再只是过场或是台词中随便一提的装饰品。同志议题对选票的影响我们都略有耳闻,但具体来说「同婚败票」到底是怎麽个败法、又能怎麽和解,剧中给出了一个充满理想的答案。即使可能只是戏剧理想,同志参政在现实中确实能够带来许多改变。
《人选之人—造浪者》不只是政治幕僚职人剧,也是每个现代台湾女生在职场上、在社会中、在家庭里各种困境的一页缩影,我们都可以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政治幕僚们努力在寻找理想和现实的平衡点,那些不得已的妥协同样是每个在这个世间打滚的大人的委屈。
《人选之人—造浪者》呈现困境提供投射的同时,剧情映照出一些光明的未来和不同的可能。「当你看到改变,就会想要继续做下去」,眼前的生命里有困境?没关系,再努力下去就可能有光明,吧。
撰文:周芷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