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亚马逊运营建议:为什么要一次性发多款产品过去,以及如何打造?

更新时间
快连VPN:速度和安全性最佳的VPN服务
快连VPN:速度和安全性最佳的VPN服务
亚马逊运营建议:为什么要一次性发多款产品过去,以及如何打造?

在孵化营的课堂上,我建议大家尽量要充分利用三个月学习期间,选出并发货3-5款产品,原因在于,创业过程中,很多时候的障碍不在于你不够努力,而在于你遭遇到一些打击之后失去了继续尝试的信心,这在心理学上叫做“习得性无助”—总是受到打击,慢慢的变得畏首畏尾,不敢越雷池半步。

很多时候,我看到的情况是,一个卖家在一款产品上失败了,要么是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要么是惰性使然,总之,不再选择下一款产品了。

但他们忽略的一点是,创业哪有一帆风顺的,创业成功无非是成功比失败多一次罢了。

一款产品失败了,再继续下一款产品呗,下一款产品再失败了,再继续第三款产品呗,但如果按照一二三这样的发货,大部分的卖家往往是不能坚持的,为了化解这种客观上大家的必然心理状态,我的建议就是,在成本不高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一次性的发货3-5款产品,这样的操作,我把它叫做“把背包扔过墙”。

货发到FBA仓库了,你总得打造吧,如果第一款产品打造失败了,那就打造第二款呗,反正货已经在FBA仓库了呀,如果这5款产品中哪怕只有一款产品打造成功,你也就找到了成功的自信。

顺便说一句,我们很多人总觉得纠正做错的事,然后就可以一步步走向成功,在自己成长的过程,家长和老师是这般对待我们的,然后当我们为人父母、成为管理者,我们也这般对待我们的孩子、员工,做错事了,批评、指正,自己还觉得发心很好,对自己也如此,做错事了,自责、自卑,然后发誓下次一定要把事情做好,但其实,这样的心态和纠错动作,对一个人的成长不太有帮助,帮助更大的是这样的态度和观点:培养一个人的能力,是在他做对事的时候,而一个人做错事的时候,是和他/她建立感情连接的最好时刻。

举例说明。

一个员工,做对了一件事,即时鼓励,“小张,你今天做这件事很好,成果你也看到了,我也很开心,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就这样做。”有了这样的肯定和鼓励,我相信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无需提醒,他一定会按照正确的方式去做。

而如果做错了一件事呢?“小张,今天你这样操作,造成了损失,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我知道你的用心是好的,但很明显,这是我们对这件事的预判失误,既然损失已经造成了,我们就一起从这次的教训中学一课,以后一定要避免此类情况的再发生。”听了这样的表达,你觉得员工会不会感受到公司的温度,在以后的工作中更用心一些呢?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如果孩子做对了一件事,及时觉察并表扬鼓励,而做错事情的时候,要理解孩子的心情,表达关切加引导,亲子关系也会融洽,关键的是,你还会因此而培养出一个积极上进的孩子。

对自己就更应该如此,关于这一点,我在课堂上反复给同学们提醒,“要呵护好自己的内心”。心理学上有研究,对于大部分有自我觉察的人来说,在自己做错一件事(或者一件事情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结果)时,往往是自责的,有些人也因此走不出来,变得消沉、抑郁,这对一个积极向上的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应该接受的结果。既然已经有觉察,我们应该让觉察更进一步,呵护自己的内心,“虽然我这次做得不够好,但我已经努力了,问心无愧,关键的是,我从这次的经历中,学到了这些:1,2,3……”这样的心态,才算达成对自己的鼓励,才算从经历中学到了东西。

回到我前边说的话题,当你发5款产品到FBA仓库,A产品的失败并不会让负面的情绪蔓延,你可以快速转移到B产品、C产品上去,就是为了呵护自己的内心。

当然,这样做,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效率。

沿着这个建议,有同学询问,那如果发货过去之后,再阶段性的聚焦于一款产品的打造,即便打造起来,也需要1-2个月,这样的话,其他的产品是否会错过了新品期?错过新品期的其它品是否会更难推?

对于这一点,我的经验是,螺旋打造是可以随时启动的,不用太在意新品期。

新品上架,我们可以开始螺旋打造,但对于一个已经运营很久不见起色的产品,如果重新进行市场分析,发现市场是存在的,利润空间是有的,同样可以即时开始螺旋。

所以,对于一个上架2个月没有太多销量的“老新品”,同样可以随时启动螺旋打造。

另外,很多卖家(包括很多分享者)总在误传一个观点,一个产品上架后,一旦错过新品期,就再也打造不起来了。

这是一种绝对错误的观点。

很多人把自己的不努力、无知、无能归结于外界条件,甚至生孩子,刨腹产都要把孩子刨在龙年,但这些孩子真的成龙了吗?而在其他年份和生辰出生的人,真的就不能成功吗?

沿着上面的问题,同学又问了第二个问题,如果不考虑资金问题,为了避免打造一个产品的过程中遭遇断货,我能够一次性的把五款产品都备足货?

我的答案是,没必要。

看好的产品,备货数量多一点,其他的产品,备货数量少一点。我们无法期望完美条件,多款备货的一个目的是,如果一款产品断货了,或者打造不动了,能够快速的转移到第二款产品来打造,即便备货数量少的产品因为打造而断货,也是比备货太多而打造不起来更优的一种策略。就像很多中国股民,炒股靠抄底,结果总是抄在半山腰。

做事,我们既要做最好的准备,也要做最坏的打造,在我看来,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更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