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叶」一直是台湾的重要产业之一,而新竹北埔的「日光公司」是 1940 年代台湾最大的茶厂,光是红茶就占了台湾总量的三分之一。董事长──人称「吉桑」的张福吉(郭子乾 饰),更是一手创造了「八间茶厂,养活北埔七成茶农」的辉煌纪录。
随着时代变迁,1949 年国民政府迁台後,台湾茶进入另一个转折。此时吉桑的独生女张薏心(连俞涵 饰)面临退婚,在一个没有「女商人」的时代,她要如何一肩扛起庞大的家族事业,并从各方角力的「茶叶战争」,带领日光公司走向世界呢?
这是今年公共电视与客家委员会合制的时代生活剧《茶金》,由新竹北埔茶厂「永光公司」的故事改编。描述战後台湾的「茶金时期」,茶业商人们的斗智与博弈。
现在就透过目前释出的剧照,来看看里面的角色服装有什麽细节,还有隐含的意义吧!
Table of Contents
- 连俞涵的丝巾配洋装,与「奥黛丽赫本」同款的流行
- 昭和仕绅风范:郭子乾的三件式西装与眼镜,温昇豪的吊带裤白衬衫
- 京剧女伶的旗袍,怀乡的上海风情
- 台湾的茶叶黄金时期,新世代时代剧《茶金》
连俞涵的丝巾配洋装,与「奥黛丽赫本」同款的流行
身为台湾最大茶厂的董事长独生女,张薏心(连俞涵 饰)自然家境优渥,除了受过新式教育以外,预告中也出现了多套精致的洋装,显示出她是一名跟随流行趋势的摩登女性。
1940 年代末到 1950 年代,全世界才刚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缓过来,在这场遍及全球的二战中,女性服装受到严格控管,不只是物资上的缺乏,还有为了凸显战争的士气,刻意加强的方形肩部线条,整体呈现朴素与阳刚。随着二战结束後的经济复苏,流行界也决心脱离二战的阴影。
「我们正从战争、制服、像拳击手一样的女兵时代走出来。我所描绘的女性──像花朵,有柔软的肩膀,藤蔓般的细腰,和花冠般的宽大裙摆。」
这句话来自着名时尚设计师克里斯丁迪奥 (Christian Dior),1950 年代流行的服装趋势「New Look」(新风貌)也与他的设计划上等号。
为了凸显女性的柔美,当时的洋装采取了更贴身柔和的圆形线条,并加强胸部与腰部曲线;下身则是 A 字裙、摺裙,或圆裙等较耗费布料的裙摆,看起来飘逸优雅。不同战争时期的阳刚风气,这样的「New Look」也在当年令人耳目一新,迅速在全世界刮起流行,因此可以看见连俞涵在剧中穿着束紧腰肢,裙摆飘逸的成套洋装。
除此之外,剧中也时常可以看见女主角颈部系着一条优雅的丝巾,这也是当年时髦女性的配件之一。
说到丝巾,便不可不提爱马仕丝巾了,在 1937 年爱马仕 (Hermès) 设计了第一条丝巾「女王与马车」,随即受到许多上流人士的喜爱,像是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就是爱马仕丝巾的忠实爱好者。
除了伊莉莎白女王以外,在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罗马假期》中,也可以看见她穿着束腰的洋装与丝巾出现在银幕前,随着影视流行,在 1950 年代丝巾的搭配也成为了优雅女性的代名词。
昭和仕绅风范:郭子乾的三件式西装与眼镜,温昇豪的吊带裤白衬衫
台三线的新竹北埔地方仕绅、人称「吉桑」的张福吉(郭子乾 饰),是台湾最大茶业出口商「日光公司」董事长。吉桑的前半生几乎是在日治时期的台湾度过,身为乡里仕绅,他有属於昭和绅士的高雅风范。
日治时期的台湾仕绅常以三件式西装(西装背心、外套、裤子)出现在社交场合,有时候还会戴上绅士帽;眼镜也不只是矫正近视的度数,更与手表相同,是显示自己地位与身分的配件之一。
1895 年甲午战争後,台湾被清朝割让给日本,除了面对各式统治手段以外,日本人带来的现代化建设也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的台湾人。1910 年代推动「剪辫换装」政策後,台湾中上层阶级开始穿着洋服,并剃掉了过往留的辫子。
受到影响的不只是仕绅们,到了 1940 年代,大部分的台湾男性已经换上了洋服,这也反映在角色刘坤凯「KK」(温昇豪 饰)上。虽然 KK 在曾经是风光一时的化肥厂经理,但在历经太平洋战争,成为敌军战俘以後,他面容憔悴,变成了美援公司小小的翻译助理。
也因此他不像是「吉桑」穿着风光体面的三件式西装,而是穿着白衬衫加上卡其色的裤子,卡其色过往被称为「国防色」,是在战争时期缩减物资而订定的服装色系之一,并用吊带固定,整体看起来更为落魄消沉。
京剧女伶的旗袍,怀乡的上海风情
在《茶金》中有一个特别的角色,那就是由李杏饰演的「夏慕雪」。夏慕雪是来台湾演出的京剧名旦,没想到因为国共战争,再也回不去故乡上海。
在 1911 年中华民国成立後,不少知识份子希望过往的封建中国能做出改革,借监西方的现代思想,这样推动西化的过程也不自觉影响到衣服,因此原来属於满人的中式长袍加上了西式立体剪裁的腰身,成为了现在所看到的「旗袍」。
1930 年代时,旗袍一度流行到台湾与日本,甚至欧美的华人也会穿上旗袍。旗袍在台湾被称为「长衫」,直到进入二战时期,日本政府推动皇民化政策,取缔带着敌国「支那风情」(中国风)的长衫,才逐渐从街头消失。直到 1945 年後,台湾脱离日本统治,转为中华民国管辖,取缔长衫的禁令也不复存在,甚至许多女性为了表达对祖国的欢迎,纷纷将自己的衣服修改为旗袍的样式。
然而在 1947 年爆发了二二八事件,除了官方的武力镇压以外,还有大大小小的省籍冲突,本省人与外省人之间也加深了隔阂,许多本省女性便不再继续穿着长衫,旗袍也逐渐成为「外省人」的象徵。
台湾的茶叶黄金时期,新世代时代剧《茶金》
茶,半个世纪前一直是台湾外销经济作物之首,更插旗美洲、非洲与欧洲市场,可说是台湾最早的经济奇蹟。茶叶如金,许多人因茶富了起来。
《茶金》由瀚草影视与公共电视制作,结合夯剧《火神的眼泪》,以及《我们与恶的距离》、《一把青》金钟制作团队联手打造,由金钟导演林君阳执导。演员们也为了称职演出,使出浑身解数,开拍前积极投入各项训练与见习,使用了海陆腔客语、闽南语、上海话、华语、英语、日语等六种语言。
《茶金》全剧共十二集,预计於今年第四季在公视及客家电视首播。敬请期待!
参考资料:蔡宜锦《西洋服装史》、吴奇浩〈洋服、和服、台湾服-日治时期台湾多元的服装文化〉、长井孝子〈大人のファッション用语-レトロでかわいい!50 年代ファッションとは【イラストで解説】〉、叶立诚《台湾服装史》、洪郁如〈旗袍•洋装•モンぺ(灯笼裤):战争时期台湾女性的服装〉、蔡睿恂〈袍而不旗?现代中国旗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