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人工智慧》(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1) 在 2001 年的 6 月 29 日上映,距今已经整整二十二年,当时还没有 iPhone,还在 2G 的时代,我的手机是 Nokia,电影必须自己烧来看(但现在我是看有版权的电影),作业要用印表机列印出来,出游要带地图,背包要放一本《Lonely Planet》,当时,尚不知世上有串流,也还没习惯生活一切大小事都要依赖谷歌大神。
能想像吗?《A.I.人工智慧》是在那个年代拍摄的电影,但是,二十二年後的今日,回头再看《A.I.人工智慧》,竟然完全没有落後感,故事细腻、议题多元,融合古典经典,又充满未来科技,还能发人深省。导演史蒂芬史匹柏,使用的技术是当时最先进的电脑影像,实时 3D 电脑游戏引擎系统和 On-Set Visualization 技术(维基)。

《A.I.人工智慧》电影海报。
Table of Contents
- 史匹柏与库柏力克的 AI 计画
- 改编自 Supertoys Last All Summer Long
- 小说与电影不一样
- 生育问题是许多科幻故事担忧的未来
- AI 取代各种人工
- 电影中的 google
- 裘德洛的男优乔
- 模仿好莱坞的歌舞剧舞蹈家
- 童话故事小木偶
- 大卫流浪记
- 机器人历险记 (Robots, 2005)
史匹柏与库柏力克的 AI 计画
《A.I.人工智慧》这部电影,原本是由库柏力克在 70 年代就购得版权,不过,在剧本的发想与制作过程,却陷入胶着。1995 年,库柏力克将《A.I.人工智慧》的计画交给史匹柏,不过也是一直搁置。

库柏力克。
直至 1999 年,库柏力克离世之後,史匹柏才将《A.I.人工智慧》的制作放进计画,宣告先拍《A.I.人工智慧》,再拍《关键报告》(Minoriety Report, 2002)。因为这部电影曾是两人的梦想,於是,在《A.I.人工智慧》电影的剧组工作人员与工作室名单之後,最後一行写的是「纪念史丹利库柏力克」。
改编自 Supertoys Last All Summer Long
《A.I.人工智慧》电影是改编自 1989 年 12 月在哈泼时尚杂志里的一则短篇小说, 《Supertoys Last All Summer Long》,作者是着作等身的英国科幻小说家 Brian Aldiss。电影版与小说版本有许多差异,最大的差异就是在小说里的小男孩大卫,不晓得自己是个机器人。此外,大卫的确因为爱妈妈而吃醋,不过吃醋对象不是妈妈的第一个真人小孩,而是机器熊。

《A.I.人工智慧》。
小说与电影不一样
小说中的妈妈当时还没有小孩,她一方面恐惧大卫,但是故事结尾却又很喜悦,因为她才刚刚收到政府发通知,准许他们可以怀孕,然後也可以扔掉眼前让她困扰的机器人小男孩了。
原本的短篇小说故事较为简单,不过却有个合情合理的未来假设,於是,电影的故事取自同样的时空背景与科幻预设,另外增加几位关键角色(例如大卫的哥哥与男优舞乔),也增加许多奇遇情节(大卫的逃难与找寻蓝仙女),扩大整体故事的深度与广度。
生育问题是许多科幻故事担忧的未来
人类未来的生育能力与数量,一直是科幻小说喜爱着墨的主题。在《人类之子》(Children of the Men, 2006),人类因为一场疫情,而失去生育能力,地球几乎已无新生儿。在影集《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 2017— ),人类也是因为一场疫情,而出现生育障碍,许多女人已经难以受孕,於是有权势的家庭需要使女入住,代理家事、床事、与孕事。在《鹿角男孩》(The Sweet Tooth, 2021),人类也是因为一场疫情,而开始基因变异,新生的一代,都变成了人与动物的混种生物。

《使女的故事》。
在《A.I.人工智慧》,则是因为气候变迁,许多人类的居住地都已成为水乡(例如纽约),资源不足,於是必须控制生育。只是,有家庭的夫妻渴望有小孩,於是,必须等待政府颁发「准生证」才能孕育小孩。为了满足那些没有「准生证」的夫妻,AI 孩童因应而生。
AI 取代各种人工
《A.I.人工智慧》所描述的世界,我们已经很接近,那是个机器人可以取代各种人工的时代。寂寞的父母,可以预约 AI 小孩;养小孩辛苦的父母,可以预约 AI 保母;寂寞的城市男女,可以预约 AI 舞男;百无聊赖的儿童,也有机器熊可以陪伴。
有趣的是,在《A.I.人工智慧》电影里,也有位谷歌大神,不过名字是「万事通博士 (Dr. Know)」,是由已故艺人罗宾威廉斯所配音。
电影中的 google
这位什麽都懂什麽都能问的万事通,就是我们现在的谷歌大神,可以直接搜寻,也可以分类搜寻,只是,万事通博士需要投币,而我们现在是把自己的个资无痛卖给谷歌(可以参考纪录片《智能社会:进退两难》(The Social Dilemma, 2020))。

Dr. Know。
看到《A.I.人工智慧》中的万事通博士,觉得现实世界进步的速度似乎比想像的快很多,因为电影中的万事通博士大电脑,只能在特定的四万个据点使用,但是我们现在的 google,已经囊括生活的一切,让我们随时随手都在使用。
裘德洛的男优乔
虽然只有获得金球奖等的最佳男配角提名,而未获得任何大奖,但是裘德洛 (Jude Law) 在《A.I.人工智慧》的表演真是精妙。他饰演很会舞蹈的机器人男优乔 (Giglo Joe),看起来油光满面,油头也梳理得整齐服贴,身穿贴身的长版全黑西服,行走时带着韵律般的挑逗,不时检查自己的魅力,自在自信地穿梭在灯红酒绿的夜晚。
模仿好莱坞的歌舞剧舞蹈家
为了演好魅力十足的舞蹈男优乔,裘德洛以20世纪中期大受欢迎的好莱坞歌舞剧舞蹈家 Fred Astaire 与金凯利 (Gene Kelly) 为模仿对象,无论是服装、发型、化妆、舞步、表情、说话的方式等等,都能看到这些在歌舞剧常见的风格。
不过,除了金凯利风格,为了呈现出 AI 的机械感,裘德洛还自行加入一种独特的俐落微撇头,像是出自不自觉的习惯,创造出一位有点狂妄傲慢、光鲜艳丽、无心却又温暖的舞蹈机器人。
童话故事小木偶
《A.I.人工智慧》里,除了有科幻小说《Supertoys Last All Summer Long》之外,「我想当个好孩子,变成真人小孩」的小木偶精神,也贯穿整部电影。小男孩大卫,在妈妈跟他说了《木偶奇遇记》的故事之後,就立志当个乖孩子,要找到蓝仙女,变成真人小孩,因为他爱妈妈,也要妈妈爱她。
大卫流浪记
大卫後来被妈妈载到机器人工厂附近,丢在森林里,也开始他的「小木偶奇遇记」,果然遇到一位穿着西装的舞蹈乔(也就是小木偶故事中的蟋蟀先生),开始两人的扶持与流浪。最後,大卫搭乘太空船,沉入海底,这一段,当然就是平行於《木偶奇遇记》里头的「流浪到鲸鱼鱼肚内」。
机器人历险记 (Robots, 2005)
倘若你也看过《机器人历险记》,肯定会发现与《A.I.人工智慧》有许多致敬之处,像是扫除机器人的「机器人屠宰场」,金凯利的机器人舞蹈,还有新旧型机器人的零件替换等等。
转载自:电影文学希米露
电影资讯
AI人工智慧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导演
史蒂芬史匹柏
演员
裘德洛、布兰顿格里森、罗宾威廉斯
剧情
大卫(海利乔奥斯蒙 饰)今年十一岁,重 60 磅,高四尺六寸,棕发,他拥有爱,但他不是「人」......。这是一个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科技却是一日千万里的时代,你每个一举一动都受到监视,你所吃的每一种食物都经过遗传工程改造,为你做事的工人也不再是人类,他们是机器人,园丁、管家、甚至连说话的伴侣,所有你能够想到的工作,机器人都能胜任,除了爱。 虚拟电子制造公司大胆跨出人工智慧的下一个领域,研发出这个问题的解答。他的名字是─「大卫」。大卫是一个实验机器男孩,他也是第一个能够付出真爱的机器人,由於一名虚拟电子公司员工和他太太的儿子罹患绝症,必须长期冰冻,以等待新的药物被发明出来,所以他们就志愿领养大卫做为实验。渐渐地大卫被他们视为己出,也获得这对夫妻的宠爱,但是在发生一连串意外事件之後,他却无法继续温暖的家庭生活。 拥有真爱的机器人无法被人类和机器人接受,大卫不得已带着保护他的超级玩具熊泰迪,踏上寻找自己真正定位的冒险之旅,他终於发现人类和机器之间,存在着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但是却也有共通的可能性。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