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神搜专访】今夏最热血的《下半场》!金马最佳新导演张荣吉的青春篮球梦

更新时间
连续6年不跑路的安全速度最适合国人VPN
连续6年不跑路的安全速度最适合国人VPN
【神搜专访】今夏最热血的《下半场》!金马最佳新导演张荣吉的青春篮球梦首图

2019 年的 8 月盛夏,有 4 部不同类型的国片选在这档期上映争雄,替台湾这块海岛拉出旺盛的影视创作力,包含庄凯勋、邵雨薇、傅孟柏联手演出的《缉魔》;邱泽、温贞菱、澎恰恰的抓鬼类型片《第九分局》;《引爆点》导演庄景燊再度和妻子王莉雯共同编剧,台北电影奖影帝黄河主演的《最乖巧的杀人犯》,最後则是受到广大关注,台湾好久不见的篮球运动电影,张荣吉的《下半场》。

此作以 HBL 高中篮球联赛为改编基底,导演张荣吉在 2015 年注意到高国强、高国豪这对分属泰山高中和松山高中的篮球员兄弟档,该年高一新生高国豪在 HBL 战场上掀起旋风,豪放的球风以及精准的外线手感让他站稳松山主力,然而哥哥高国强已经是高三准毕业生。最後一年的 HBL ,泰山挟着惊人气势一路挺进冠军赛,最终就是败给弟弟率领的松山,高国豪甚至以高一新生之姿拿下 MVP(Most Valuable Player,最有价值球员),媒体也大肆以「兄弟阋墙」作为宣传报导,凸显比赛背後更强劲的张力,这样的戏码就此打进张荣吉酝酿许久的影像创作中。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

  • 篮球故事是导演一直想拍摄的题材
  • 主轴离不开「青春」与「梦想」
  • 「听力缺陷」创造角色差异  声音设计别出心裁
  • 挑战大场面调度 「最终球赛」拍摄不易
  • 双主角皆有篮球底子  资深演员为电影加分

篮球故事是导演一直想拍摄的题材

《下半场》直接将台湾高中篮球赛事搬上大银幕,描述隶属不同高中的兄弟档,哥哥有着听力问题加入即将解散的球队,弟弟则是加入豪门球队挑战三连霸,两人最终争夺冠军时碰撞出矛盾与冲突,进而在运动中拉出温暖情谊。事实上,《下半场》原先叫《24:应声入网》,早在 2012 年的金马创投就拿奖受到鼓励, 2018 年也在金马创投拿到 WIP 奖项,而导演张荣吉在 7 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有想拍篮球故事的想法,直至今年登上大银幕和观众见面。

回忆这几年的经验积累,直到创作出《下半场》,张荣吉说:

「其实在和杨力州导演拍《奇蹟的夏天》(第43 届金马最佳纪录片)的时候,就接触到HBL ,这群高中球员相比《奇蹟的夏天》中的小朋友气质不一样,除了体型更大之外,也更阳刚、更热血,对他们来说, HBL 是一个舞台,在这三年坚持着走上最大舞台是很有趣且不容易的事,也因为近几年 HBL 关注度很高,我们觉得应该要趁势将这部电影完成,是时候了。」

 

主轴离不开「青春」与「梦想」

回望张荣吉 2012 年的首部剧情长片《逆光飞翔》,启用了台湾盲人钢琴家黄裕翔演出主角,搭配气质脱俗的张榕容,片中点出学生时代追梦的不易,然而更多的是相信自己并与之坚持的信仰,当年在一片好评声中拿下金马最佳新导演;接着 2014 年,张荣吉试图转变影像风格,拍出了同样带着青春气质,却转为深究「相信」与否的悬疑类型片《共犯》,在张荣吉独有的摄影中,每一帧影格都传递躁动不安的氛围,造出台湾影坛独树一格的创作。

近年在中国拍片的他,也交出了改编自日本推理作家岛田庄司的同名小说《夏天十九岁的肖像》。综观这几部剧情长片,甚至是《奇蹟的夏天》,都脱离不了「青春」与「梦想」的主题,即使风格差异甚大,但处在青春期的年少,都成为张荣吉重要的创作母题,当谈到「青春」,张荣吉这样说:

「我认为青春期的阶段是最没有束缚且没有太多包袱的时期,这时候的我们可以有憧憬、可以有冲动、可以很热血,有更多可能性。」

事实上,张荣吉口中的热血青春,很大一部分都带着些许缺陷,从《逆光飞翔》的盲人钢琴家到《下半场》听力受损的篮球员,这些追梦青年都因内在的缺陷而在追梦路上受到阻碍,这样的设定让张荣吉的片子富有戏剧张力,也更能引发共鸣。这群追梦青年的「缺陷」,似乎辉映着追梦总是不易,若观众耐心地持续跟着角色发展,都能感受到人生这时期的强大渲染力,但相较於《逆光飞翔》以盲人视角说故事,《下半场》的听力问题仅是点缀,引领《下半场》的核心,当然还是「兄弟情」。

「听力缺陷」创造角色差异  声音设计别出心裁

提到剧本核心与创作,自然少不了田野调查这个重要步骤,张荣吉走访许多高中球队,从田调中找到故事合理的环节,包含带伤上阵、小虾米对抗大鲸鱼的真实戏码通通入戏。过程中,张荣吉野接触到不放弃梦想的听障球员,而对球员来说,场上就是要专注。面对场边观众的呐喊、干扰,要如何专注当下精准投球,「声音」就成了场上的可变因子,张荣吉索性让哥哥带着听力缺陷,并怀疑自己能否在球场上生存,此障碍同时也是区隔主角两兄弟极佳的切入点,形成人设上的有趣对比。於是在《下半场》中,便能清楚看见哥哥克服听力的转变以及弟弟抛下家人的内心挣扎,兄弟间的差异及情感的变化,从身体条件进而内化成心理状态,凿出引人入胜的人性肌理,这两兄弟的「情」便是《下半场》的灵魂。

然而,也正是因为篮球题材加上「听力受损」的设定,让《下半场》必须在声音设计耗费苦心,从耳鸣、运球声、进球声、肢体碰撞的设计,这部片子都有着一连串精准且别出心裁的效果。其实从《逆光飞翔》中,就能撇见张荣吉习惯选定的「声音视角」。这两部电影,声音都是跟着角色游移,《下半场》选择将视角设定於球场,而非观众席。让观众透过声音跟着球员一同经历那些宛如战场般的球场,所有声音设计都符合角色当下情绪(包含运镜)。

「我很喜欢做这种外在、内在的转换,场边有一万人,但场上仅有 10 名选手,透过声音设计,可以专注在角色身上。我的想法都是跟着角色,营造出场上的临场感,在『最终球赛』倾听场上声音,也是我们希望可以呈现的氛围。」

张荣吉如此说道。

 

挑战大场面调度 「最终球赛」拍摄不易

《下半场》最後兄弟阋墙的「最终球赛」中,张荣吉和剧组团队用 10 天拍摄完成,现场工作人员破百,临演 3000 多人,是张荣吉首度挑战大场面的调度,这场戏难度在於,球场上的动作以及演员的走位路线要固定,由於是高速动态的位移,摄影师更要知道如何走位,摄影机才能如期运动,且演员还得像球员一样,很自然的有身体对抗及反应,进攻端和防守端皆不能马虎,既是套好招,又必须成为自然动作,场面才能趋於真实。完成这场戏,对张荣吉的导演功力来说提升不少经验值。

除了这场拍摄不易的「最终决战」外,剧组团队从前置的海选( 10 几所高中院校球队选拔)、演员的体能、重量训练(请到专业的篮球教练贾凡指导)、篮球战术排练(40 几套战术),各项细节上无不费尽苦心,使得制作预算来到 8000 万台币,这对国片来说算是中型偏高预算。对此张荣吉表示:

「我也是拍了才知道原来运动电影那麽花钱,其实我算是一个蛮幸福的导演,资金上面不太需要我烦恼,只要尽责说好故事,无论拍摄或是後制,就是专注在做一个导演该做的事。」

 

双主角皆有篮球底子  资深演员为电影加分

剧组团队幸运的是,顺利在海选中找到范少勳、朱轩洋两位都有篮球底子的演员(范少勳以前打过球队,朱轩洋则是喜欢街头篮球),只需再稍加调整,就能像是专业的篮球选手。对此,张荣吉说:

「其实朱轩洋刚开始最令我担心,因为试镜时他球打得普通,但是他的整体状态很吸引我,当然会怕他打球很糟糕,所以我们花了一段时间确认他究竟适不适合。」

剧组针对後卫、中锋有不一样的个别训练,当然兄弟间更是有所区别,弟弟朱轩洋的奔放华丽对比哥哥范少勳的沈着稳定,皆是训练重点。这群演员,实实在在地过着运动员的生活好几个月,从体态到心态,最终成为银幕上那群感动观众的追梦篮球员。

除了聚焦在运动员,张荣吉在剧本更添加了两位风格截然不同的球队教头,分别是由吴大维饰演的一丝不苟铁血教头以及段钧豪饰演的刚柔并济热血教头,这两名教练纵使带兵理念不同,但在剧中对这群青少年皆起到了「导师」作用,会有这样的角色刻画,张荣吉说:

「球队里头,教练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会引领球员方向,也许会改变球员的人生,我觉得在学生时期,总有这样的人存在,更别说球队每天朝夕相处的群体行为了。」

张荣吉更进一步说:

「段钧豪跟吴大维都是很努力的演员,小豪哥在球员训练的期间,几乎是每周到场跟着球员一起训练,观察他们、熟悉他们,因为他知道要成为教练,跟球员间必须要有默契,必须了解他们。然後吴大维就很会在现场跟球员打屁,有自己的一套跟他们混在一起,在表演上他们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很能知道剧本的目的性,相较这些新人或素人,他们可以给我好几种不一样的东西。」

两位从海选中脱颖而出的新生代演员范少勳、朱轩洋,分别扮演听力受损的哥哥以及热血冲动的弟弟,两人相辅相成的好默契替本片增色不少,一水一火的个性竟不互斥,反而在银幕上呈现出良好的化学效应,并搭配吴大维、段钧豪、庹宗华、陆弈静等台湾实力派影星,老中青三代相互辉映的演技,成了这部电影的另一项可观之处。

 

试图抓住青春的《下半场》

台湾运动电影产量较少,近年台湾运动电影代表,应该是魏德圣以国球棒球为号召的《KANO》,以篮球题材出发可说是相对冒险,且近几年台湾篮坛正处於低谷,职业化与否摆荡多年,富邦篮球队退出超级篮球联赛 (SBL,Super Basketball League) ,加入东南亚职业篮球联赛 (ABL,ASEAN Basketball League) 、人才纷纷出走加入中国职业联赛 (CBA,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 ,刚结束琼斯盃表现亮眼的胡珑贸、陈盈骏、周仪翔和刘铮皆受到 CBA 的洗礼,显示台湾篮坛的竞争力不足。而台湾篮坛正受到严峻挑战,会不会想藉着《下半场》推动台湾篮坛,进而起到改变的作用?张荣吉轻描淡写地说:

「我曾经不认为电影的力量有那麽大,之後才发现是有作用的,但提到改变整体环境或许太有野心,对我来说,我只希望每个观众看到这部片子能有所感受,不管是好的或是坏的都好。」

回想起专访张荣吉的那天下午,阿吉导演朴实中却带着坚定的特质,也的确在这些影像作品上流露,不管是以任何型态呈现的作品,文字也好、影像也罢,都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作者的性格与处世态度,或许对於张荣吉来说,青春就像人生的缩影,人生则像一场大型竞赛,有「导师」、有「夥伴」、有「亲情」、更有「梦想」,试图捕捉住属於青春的吉光片羽,正是《下半场》希望带给观众的。

———

後记:

提到青春,当然少不了情窦初开的悸动,片中范少勳与李霖霏饰演的游泳队成员的感情线,邂逅的地点正是师大附中的游泳池,因为游泳池要拆除,《下半场》也成为最後一部在此取景的电影。值得一提的是,经典青春电影《蓝色大门》,陈柏霖和桂纶镁也是在这座游泳池度过无数夜晚。

电影资讯

下半场 We Are Champions

上映日期
2019/08/23
下半场_We Are Champions_电影海报

导演

张荣吉、张荣吉

演员

范少勳、朱轩洋、段钧豪

剧情

属於台湾本土、热血的 HBL 青春篮球电影。兄弟比球技、拚到底!冠军谁属?范少勳、朱轩洋饰演一对来自贫困家庭,相依为命的兄弟。弟弟加入菁英球队育英高中,受到教练重视,蜕变为场上耀眼的球星;哥哥则是进了杂草球队光诚中学,却面临解散的困境,於是他和不想放弃的队友,建立了另一种兄弟情谊。赛季开始,两兄弟在赛场重逢,体认到在争夺冠军的路上,他们必须击败彼此,上半场失去的,下半场赢回来。

IMDB
7.5
Rotten Tomatoes
--
PTT
好雷
92%
观看完整介绍 下半场_We Are Champions_电影海报
更新时间

发表评论

请注意,评论必须在发布之前获得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