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黑帮电影里,幸存者最後必须求助证人保护计画,以防黑道追杀。但当他们加入了这个计画,然後呢?他们去哪了?大部分电影都不会交代。但是,证人保护计画才是 1996 年阿诺电影《魔鬼毁灭者》(Eraser) 的重点。
上映刚过 26 周年,这部电影悄悄地发行了直发片续集,当然,续集里你看不到阿诺发射那把绝世神兵「电脉枪」、看不到阿诺手工制作鳄鱼皮箱,这更令人怀念起这部较少人提起的阿诺电影,而《魔鬼毁灭者》其实值得你好好珍惜。

《魔鬼毁灭者》。
联邦法警约翰库格担任一样特殊的工作:他会消除你的过去,藉以保护你的未来。他是证人保护计画的核心,专门清除对象的身份与足迹,让他们以新身份快乐过着新生活。他的新对象是李柯伦小姐,柯伦小姐的问题是她太有正义感,揭发自家国防武器企业军售恐怖份子的丑闻,柯伦的作证让公司吃土,而她也遭到神秘人士袭击。
所以库格出场了,他要让女主角顺利消失,只是看来拿着军武公司新武器的坏人太猛了,库格只好与柯伦且战且走,惨遭背叛与被会穿墙大炮追杀的两人,要如何绝地反击?

《魔鬼毁灭者》最酷的电脉枪。
我们先不谈饰演库格的阿诺,也不谈饰演柯伦的貌美如花凡妮莎威廉斯,我们要看的是《魔鬼毁灭者》的导演。阿诺动作电影的导演时常被忽略,因为观众都是为了阿诺而进戏院的,谁来执导似乎都无关紧要。问题是,《魔鬼毁灭者》的导演是恰克罗素。我们介绍过,罗素拍出了史上最好看的恐怖电影第三集:《半夜鬼上床 3:猛鬼逛街》;他还将残忍的恐怖漫画,改编成了嬉闹欢乐的《摩登大圣》。

恰克罗素。
罗素当真是最被瞧扁的类型电影导演之一,他的电影里总是有种不正经的胡闹感,但这种胡闹不是滥竽充数,不是整部电影就充斥一堆屎尿屁笑话或爆浆流汤,罗素依然能够驾驭类型电影的公式,让这些电影安稳地走在观众熟悉的剧情发展方向上,时不时有些(观众心知肚明的)剧情逆转。
这种执导风格固然看起来老套迂腐,但就是因为罗素的黑色幽默,而让意料之中的剧情发展,仍然能拥有让观众哈哈大笑的时刻。罗素很难被列进影坛大雅之堂,但是,一定有观众深深喜爱《半夜鬼上床 3:猛鬼逛街》或是《摩天大圣》——它们都适合在周五无脑电影夜隆重放映。

《魔鬼毁灭者》。
《魔鬼毁灭者》也是如此依循动作电影公式发展的作品,但必须注意的是,那是 1996 年,动作电影已经进入了转变期:不是动作明星的文艺派演员凯吉,竟然演了动作电影《绝地任务》;影坛金童汤姆克鲁斯主演《不可能的任务》,是一部「动作皮谍报骨」的悬疑电影;连闭眼都能踢翻敌人的成龙,都演了一部刑侦风格浓厚的《重案组》。
时代在改变,阿诺威利史特龙那种挺着大枪杀全家的「战争化」动作电影已经不流行——连战力爆表的席格,在《七四七绝地悍将》演了几分钟後,就下班回家了。

《魔鬼毁灭者》。
奇妙的是,《魔鬼毁灭者》却反璞归真,这部阿诺主演的电影,竟然走回 80 年代动作电影那种孤胆英雄、英雄救美、以一挡千的老派风格——你可以说,阿诺时光穿越了。
不要忘记,在《魔鬼毁灭者》之前 3 年,阿诺继续走着与史特龙相反的动作喜剧戏路,主演了《最後魔鬼英雄》(Last Action Hero)。这部电影差点将 Last action hero 变成 no more action hero,票房与评价双双惨败。而 3 年後,阿诺竟然走了回头路:让人质疑,他是不是觉得动作喜剧路线没搞头了,还是试着再扮一次英雄赚赚回忆财。

《魔鬼毁灭者》。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