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德昌导演离世虽已过 15 年,所留下的作品至今仍是世界影坛的瑰宝。第 79 届威尼斯国际影展日前公布入选片单,杨德昌导演生前的名作《独立时代》(A Confucian Confusion) 顺利入选「威尼斯经典」(Venice Classics) 单元。本片经杨德昌导演遗孀彭铠立女士授权後,由国家电影及视听文化中心(国家影视听中心)自主完成 4K 数位修复。修复版将於 8 月 31 日至 9 月 10 日威尼斯影展期间举办世界首映,这也是国家影视听中心继 2016 年以《山中传奇》修复版入选该影展後,再次缔造台湾修复影片入选欧洲三大影展的傲人成绩。
Table of Contents
- 当年的金马最佳配角王柏森、金燕玲 × 今日的影帝影后陈以文、陈湘琪
- 时至今日,《独立时代》仍创新不落俗套
- 杨德昌回顾展将於明年举办,将放映杨导所有作品
当年的金马最佳配角王柏森、金燕玲 × 今日的影帝影后陈以文、陈湘琪

《独立时代》戴墨镜者为导演杨德昌,旁边白色上衣为副导演陈以文,右前方为摄影师张展。
1994 年上映的《独立时代》为杨德昌导演的「新台北三部曲」首部作品,获第 31 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等 12 项提名,荣获最佳原着剧本、男配角、女配角三项大奖,也是杨德昌导演首度入选坎城影展正式竞赛的生涯代表作。本片集结台湾电影 90 年代一票优秀演员,当年不仅让王柏森、金燕玲双双擒下金马奖最佳配角奖,出演本片的陈以文、陈湘琪日後也都荣膺金马影帝、影后,足见杨导当年精准的选角眼光。尽管如此,本片在 1994 年上映後匆匆落幕,许多影迷一直无缘在大银幕亲炙本片。事隔 28 年,在国家影视听中心与彭铠立女士的联手推动下,《独立时代》由国家影视听中心完成自主数位修复,今年适逢杨德昌导演逝世 15 周年,4K 修复版在威尼斯首映别具意义。
时至今日,《独立时代》仍创新不落俗套

《独立时代》琪琪与身为畅销作家的 Molly 姊夫谈论「儒者的困惑」。
本片借鉴讽刺漫画手法,创造出充满生命力的台北浮世绘,呈现一群都会男女三天两夜的生活切片,尽管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杨德昌导演却能有条不紊展现出他们的爱恨情仇,从精彩场面调度、连珠炮台词、戏剧性转折,在在显示其匠心独具。片中叙事明快俐落,每一次变化都像是导演对社会现象的撞击,鲜明凸显了台北 90 年代迈向资本主义高峰後,紊乱却饱满的城市活力。本片英文片名「儒者的困惑」指向导演对台北步入全球化与後现代的文化乱象与道德观失序,所发出的质疑和省思。 除此之外,《独立时代》章回式结构的无声字卡,也创造带有自嘲意味的内省视角,从今日看来,依然前卫不落俗套。

《独立时代》数位修复前後对照,左方为修复後正片,右方为原底片,可明显见到水痕覆盖画面。
《独立时代》经国家影视听中心修复後,将再次重返世界舞台,让海外影迷一睹杨导作品风采,以及他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後勇於突破自我、挑战都会喜剧的大胆尝试。此次威尼斯影展的修复版首映不仅重现导演当年的犀利创意,更象徵经典电影在台湾自主修复的珍贵价值。国家影视听中心执行长王君琦表示:
「《独立时代》让我们看到杨导早在将近三十年前就已敏感於情感劳动、人设政治等当代所关注的现象。当年的不受青睐正是因为他走得太前面,如今透过数位修复版本的重新问世,我们得以赶上他的脚步。」
杨德昌回顾展将於明年举办,将放映杨导所有作品

今年 5 月 25 日,国家影视听中心、台北市立美术馆与彭铠立女士共同签署「杨德昌回顾展暨《独立时代》、《麻将》数位修复合约」。
《独立时代》对都会人际生态、时代价值变迁的深刻剖析,前瞻性十足,此次经数位修复後得以蜕变重生、荣耀国际,更是对杨德昌导演作品核心「独立精神」的辉煌肯定。除了国际影展的曝光之外,今年 5 月,国家影视听中心宣布预计於明年 7 月中旬以「影展 × 文物」大型艺术跨域展览形式,完整放映杨德昌导演全部作品,并精选从未公开的珍贵文物展出。彭铠立女士对将杨导文物留在台湾,且在台北进行首次回顾展特别有感触:
「杨导曾说,『他如果不是在台北,就是在回台北的路上』。在台北展出,能符合他的精神、美学,还有作为台北人的生活哲学。」
《独立时代》4K 数位修复版将於 8 月 31 日至 9 月 10 日威尼斯影展期间放映,台湾重映日期仍待公开。
消息来源:国家影视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