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滴血第三集》(Rambo III) 是席维斯史特龙 (Sylvester Stallone) 试图改变《第一滴血》(First Blood) 系列的作品,他想让蓝波从创伤後症候群老兵,转型为扞卫弱者的铁血战士。为此他更改了片名,使电影更加聚焦於约翰蓝波本人,而非他脑中的梦魇。这点改变直到蓝波第四集《第一滴血 4》(Rambo) 仍然持续,但你可以发现,第四集并不叫「蓝波 4」(Rambo IV),而是简简单单的「蓝波」两字而已,这某种程度上呈现史特龙想要回归初心的本质。
复习上一集 >> 恶补时间到!蓝波简史 (五):尴尬!蓝波拯救宾拉登?还打算加入圣战组织?
Table of Contents
- 相隔 20 年的续集,用蓝波的血与泪堆叠而来
- 他是史特龙,不是各种肌肉战警
相隔 20 年的续集,用蓝波的血与泪堆叠而来
这部电影原本应该被叫做《约翰蓝波》(John Rambo),但是在电影公司要求下,最终只剩下了 Rambo 一个字:这个系列的年月已经太过漫长,电影公司觉得许多观众,已经忘记了我们的蓝波本名是约翰了。2008 年上映的《第一滴血 4》的时间设定与真实时间相同,自 1988 年的《第一滴血第三集》上映之後已过了 20 年。在第三集最终,已经舍弃大美国故乡的约翰蓝波,似乎已经连愤怒都失去了。
我们在《第一滴血 4》里看到的他,已经独自在泰国丛林里生活 20 年,他没有妻小或任何情感关系,以捉蛇、船夫、偶而当当导游等工作维生。他不只舍弃了美国,甚至几乎已经舍弃人生。直到一队热情的传教士团体找上他,希望他开船载他们沿着萨尔温河逆流而上,深入缅甸援救被贪腐军队压迫的人民。
蓝波在这 20 年来看起来过得并不好,蓝波电影也是。它曾经是卡洛可影业 (Carolco Pictures) 当家王牌电影,但卡洛可影业最後无法活得比它的造物还长──卡洛可影业於 1995 年破产,《第一滴血》系列就此在好莱坞拓落飘零。 2 年後,米拉麦克斯影业 (Miramax) 买下了它,意气风发地,准备在 1998 年开拍《第一滴血 4》。
但这次喊卡的却是史特龙本人,他宣称已经不想再拍任何动作电影,这让米拉麦克斯影业感觉宛如受骗──好像买了一个空壳子。他们一方面继续与史特龙沟通,一方面想找其他动作天王替代史特龙成为蓝波──如果当时汤姆克鲁斯 (Tom Cruise) 没有被困在《大开眼戒》(Wide Eyes Shut) 彷佛无穷无尽的制作期之中,也许他会是个好蓝波,嗯,大概吧。
他是史特龙,不是各种肌肉战警
米拉麦克斯也清楚,没有史特龙,没人会想要看蓝波电影。问题是,历战老兵的心境已经高挂免战牌。 1996 年史特龙在接受采访时已经表示,做了 20 年的动作天王,这些打打杀杀的电影已经让他内心「空虚不已」。他已经厌倦观众与好莱坞都只当他是一团肌肉,把这团肌肉放到水银炸弹上,就变成了《魔鬼专家》(The Specialist);把这团肌肉丢到未来去,就变成了《超级战警》(Demolition Man) 或《超时空战警》(Judge Dredd) ──看看这两部电影连片名都如此雷同。
他想要逃离「在一堆垃圾里演完戏之後再换到另一堆垃圾去」的生活,他想要摆脱「爆炸动作肌肉天王肌肉棒子」的形象。
彷佛迟来的中年危机,史特龙在 50 岁前後面临了职业倦怠的高峰期,观众嘲笑他的电影每部都是「战警」,但他的内心挣扎并不比这些嘲笑难熬。他已经在 40 岁之前,就赚进能过着尊贵华美生活的大把片酬。但这世界需要一个肌肉英雄,好莱坞永远需要一台硬汉 ATM,连观众也口嫌体正直地需要他,蓝波也需要他,但他内心真的无法回应这些热切的索求了。
史特龙 50 岁前的 1995 年 10 月,可以说是个分水岭,《刺客战场》(Assassins) 是动作片大导李察唐纳 (Richard Donner) 的电影。只要看到唐纳的名字,就代表着爽快与刺激,但这部电影其实也不太唐纳,没有他过往电影里那些正邪不两立的对决气氛。
本片中,史特龙与饰演反派的安东尼奥班德拉斯 (Antonio Banderas),建立起一种亦敌亦友亦师徒、甚至有些暧昧的奇妙关系,让女主角的茱莉安摩尔 (Julianne Moore) 彻底变成一个超大电灯泡──这些变化当然都是因为两位编剧的设计,当年还默默无名的华卓斯基兄弟,完成了好莱坞对吴宇森黑道电影最精彩的一次无痛转译。
最不刺激、「最不史特龙」的史特龙电影,从《刺客战场》之後陆续出现,像是《警察帝国》(Cop Land) 或是《十万火急》(Daylight),这些电影的海报上都有大大站在主位的史特龙,但是他在这些电影里,不是担任配角,就是担任不完美的残缺主角──可不是断只手那种残缺,而是道德上的残缺。
史特龙希望这些电影能让他「洗尽铅华」,正如克林伊斯威特 (Clint Eastwood) 自动作天王渐渐转型为编导时,拍摄了一些类似《黑心猎人》(White Hunter Black Heart) 此类颠覆英雄形象的电影,史特龙也希望戏路上的转变,能让观众能见识到他没有肌肉的那些部分。
擂台灯光再度亮起,《第一滴血 4》复活有望
这条路没有那麽好走, 1995 年至 2003 年间,史特龙从剑走偏锋,渐渐转为只能当偏锋──只能配音演出、在外国电影里插花、或演出搞笑角色(还是配角)。最後在中断演艺工作近 3 年之後,已届 60 高龄的史特龙推出了《洛基:勇者无惧》(Rocky Balboa) 宣布复出好莱坞。而此时,《第一滴血》系列电影的权利,也已经流转到了千禧年影业 (Millennium Films) 手上。蓝波终於重出影坛,代表着《第一滴血 4》有希望复出了。
整体来说,史特龙在 50 多岁的十年期间,彷佛飘零在好莱坞的幽魂,大家都认识他,却仅将其视为一个可有可无的模糊形象。他算是「过气」与「晚节不保」的最完美象徵,却没有太多人愿意思索他这些另类演出的内心历程。
如同《警察帝国》,当年被认为是集结劳勃狄尼洛 (Robert De Niro) 与哈维凯托 (Harvey Keitel) 等一干演技派的大作电影。还很年轻的编导詹姆士曼格 (James Mangold) 事实上交出了非常细腻的成品──多年後他拍出了《罗根》(Logan)。而史特龙的演出亦算可圈可点,他还特地增肥以符合小镇警长的气质。
但是,《警察帝国》却一直被认为是史特龙的过气之作之一,直到多年後,众多评价才还给这部电影一个公道。
史特龙就是蓝波,蓝波不能没有史特龙,如今史特龙已经拔刀现身,最後只有他能让蓝波找到新生命。在好莱坞失意十年的史特龙,决定让蓝波尝到跟他一模一样的痛苦──重新做人有多痛苦?《第一滴血 4》里蓝波就要知道了……(未完待续)
蓝波简史专题全文 >>
➤恶补时间到!蓝波简史 (一) :震惊 70 年代美国社会小说《第一滴血》,写出直钻骨髓的战争梦魇
➤恶补时间到!蓝波简史 (二):没有史特龙,《第一滴血》电影永远不会落地成真
➤恶补时间到!蓝波简史 (三) :《第一滴血续集》用力打脸比电影更荒谬的美国政府,观众就爱这一味
➤恶补时间到!蓝波简史 (四):不管别人怎麽说,《第一滴血第三集》爆炸与子弹越多越好
➤恶补时间到!蓝波简史 (五):尴尬!蓝波拯救宾拉登?还打算加入圣战组织?
➤恶补时间到!蓝波简史 (六):这个世界永远需要一个肌肉动作天王,不管他愿不愿意
看更多 >>
不朽的银幕硬汉:蓝波!席维斯史特龙《第一滴血》相关文章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