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当《慾望城市》再续前缘,为什麽我们格外怀念缺席的「无敌大女人」莎曼莎?

更新时间
连续6年不跑路的安全速度最适合国人VPN
连续6年不跑路的安全速度最适合国人VPN
当《慾望城市》再续前缘,为什麽我们格外怀念缺席的「无敌大女人」莎曼莎?首图

HBO Max 新影集《And Just like that》的前导预告超前导,有许多纽约市的剪影、还有最後凯莉布雷萧的一句独白,除此之外没有这出影集的更多资讯了。我们知道这部《慾望城市》的续集影集,仍会关注这些纽约女性的情感生活。不过不管是这出 90 年代的大红影集重启、或是原班人马回归、或甚至是又有一部以「世界首都」纽约市为背景的影集要推出,这些消息都比不上这个令人震撼:

我们的莎曼莎不回来了,而《慾望城市》四人组就此缺了一角。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

      • 《And Just like that》前导预告:
  • 《慾望城市》友谊故事全新启动──但却不再「完整」

《And Just like that》前导预告:

 

《慾望城市》友谊故事全新启动──但却不再「完整」

这出影集最终是否能够成功招回由金凯特萝饰演的莎曼莎?老实说没人确定。但是多年来凯特萝与《慾望城市》主角、也就是饰演凯莉的莎拉洁西卡帕克之间的不合,早已不是新闻。其实凯特萝也已经公开明确表示过,她不会再回归演出《慾望城市》的任何後续作品,这使得她在电影版《慾望城市 2》里的演出,成为了莎曼莎的绝响──而《慾望城市 2 》事实上,都已经上映超过十年了。

描述这群 30 岁女子在 50 岁时的纽约生活。

是《And Just like that》透露不多的节目大纲,听起来我们还是会看到很多纽约市(就像前导预告里一样)、当然还要看到很多、很多的性爱镜头。但问题是,只要你真的看过《慾望城市》几集(不是翻翻 wiki 就当看过的「维基观众」),那麽你应该很清楚,《慾望城市》的标题其实有欺骗观众之嫌:这出影集与性爱与城市其实没啥太大关系,就如同主创达伦史塔 (Darren Starr) 近来制作的新影集《艾蜜莉在巴黎》,巴黎只不过是剧里的豪华布景,你把故事搬到另一个法国都市去(或甚至是任何一个已开发国家都市),其实也无伤大雅。

性爱更不算是《慾望城市》的重点,尽管它确实有些激烈的性爱片段,但要说多激烈其实也是点到为止;莎拉洁西卡帕克因为《慾望城市》而成为一代纽约时尚名流,但是本剧的部份时尚,激烈地反应了 90 年的光怪陆离,很多时候还带点惊吓效果。而话说回来,重点既非性也非地更非时尚的《慾望城市》,其实一直关注的是主角四人组之间的女性情谊。这出影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词,绝对不是

「你跟大人物交往、我跟『超级大』人物交往。」

这种黄黄台词,而是:

「他们说没有什麽能持久到永远,梦想会改变、潮流来又去,但只有友情,永不退时尚。」

这是《慾望城市》与《复仇者联盟》最大的差异:《慾望城市》强调的是在风风雨雨的纽约,只要有手帕交在你呕吐时帮你挽起头发,那麽就算面对千军万马也不怕;而漫威电影里,即便这集尼克福瑞又请假未到,也没啥大不了的。《慾望城市》很明显奉行「一个都不能少」主义,但是在 10 年後的首次团聚复出影集里,却少了一位成员,这已经不是《慾望城市》有没有回归必要的问题,而是莎曼莎宣布缺席《And Just like that》时,这次的再团圆就已经失去了意义。

很少人抱怨鹰眼在《复仇者联盟:无限之战》里缺席,因为电影里还有太多英雄需要我们操心,但是《And Just like that》不同,少了莎曼莎不只是少了「一个人」而已:我甚至可以这样说,莎曼莎其实是《慾望城市》里最重要的成员,而《And Just like that》少了她是万万不行。

2020 年代与 90 年代有太多的不同,因此如果《慾望城市》要在 20 多年後再拍续集,其实仍然有很多新议题,等着纽约四姝去碰撞出新滋味,藉以做出两个时代之间的社会氛围差距与心境变化。但是回到 1998 年开播的《慾望城市》,最能代表 90 年代的角色,并不是想在事业与爱情中求平衡的米兰达、也不是梦想成为童话公主的夏绿蒂、甚至更不是在爱里跌跌撞撞想求个道理的凯莉,而是声色犬马自由自在的莎曼莎。

莎曼莎是真正撑得起《慾望城市》剧名的重要角色,她热衷性爱、喜欢深究鱼水之欢技巧、更喜欢这些激烈缠绵不要有任何情感牵扯碍事。而纽约是她的大舞台,如果本剧命名为《慾望乔治亚》或是《慾望阿拉斯加》,那莎曼莎大约会在第二集就自刎身亡。只有千奇百怪的纽约,能够聚集价值观(与性技巧)千奇百怪的人们,才能满足莎曼莎游戏人生的强大需求。反过来,也是纽约这样对标新立异见怪不怪的不夜城,才能永远为莎曼莎留下一个能够安身立命的位子──她在这里不会受到批判、她也不需要站队批判别人。

为什麽我们格外怀念缺席的「无敌大女人」莎曼莎?

可以说,莎曼莎是纽约与性爱的代言人,所以《慾望城市》事实上应该是莎曼莎的故事,善於观察的凯莉其实是观众的向导与分身,她不断挖掘姊妹掏的情感与生活难题,然後陪着她们渡过难关。但是,如果没有莎曼莎,《慾望城市》之中也就没人为凯莉提供那些那些最令人脸红心跳与羞於启齿的难关:剃阴毛是不是才有礼貌?上牧师会不会对上帝不尊重?如果高潮连连的体质有天拒绝高潮怎麽办?如果好男人喜欢的球队输球就阳痿又怎麽办?你能想像夏绿蒂遇上这些问题吗?她可能得结结巴巴十分钟才敢开口。

莎曼莎某种程度上是《慾望城市》里的超级英雄,她有话直说,而且拒绝被否认、被定位、当然更不屑被批判──连她心爱的人也不能批判她。这个角色并不是一个拥有丰富内涵的角色(这是肥皂剧形式与编剧的错),但是莎曼莎确实提供了 90 年代女性意识抬头时代里的一种幻想姿态,那是无敌的大女人形象,她敢於表达慾望、而且渴望达到慾望、不会羞於自己的目的与手段。

从莎曼莎最直白的一句台词里可见端倪:

「我不会被你与社会批判,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只要我还跪得下去……我想穿什麽就穿什麽,想帮谁吹箫就吹!」

莎曼莎的角色定位,很明显在四个角色中属於搞笑担当,许多喜剧桥段都是由她负责,而有些搞笑片段来自於某种歧视与偏见。像是莎曼莎的某一任前男友成为了变装皇后、或是她对於跨种族性爱的刻版印象等等(对同性恋的刻板印象则发生在所有角色身上)。但这并不代表莎曼莎的角色有特殊的劣根性,这代表《慾望城市》是部不折不扣的 90 年代影集──许多观众在那时会疯狂大笑的歧视,现在都变成了违反政治正确的禁语。这种因时代不同而导致的认知上差距,却是《And Just like that》最适合大作文章的元素。

就跟所有 2001 年以後的好莱坞影视作品,都避谈世贸中心一样,这种时代落差是老作品翻新後可以着墨之处,但是最有上个世纪玩乐风格的莎曼莎,却在这个世纪的新续集里消失了,那麽,《And Just like that》还能带给我们什麽冲突?And ALL just NOT LIKE THAT.

批评《慾望城市》的观众不在少数,可以批评《慾望城市》的角色空洞,但是有话直说、有屁快放的莎曼莎,却是许多电视剧里最真诚的角色之一,她没有困在爱不断理还乱的纠结里,她最大的困惑都来自於自我价值观的冲突,而不是大人物欲擒故纵的爱情游戏、也不是「举或不举」的阳痿危机,她要确定一份爱是不是真诚,得先问肉体上能不能满足,因为对她来说,灵肉不可分离。甚至当她遇上真爱时,她仍然保持着这种务实的态度:当她抓到难得情逢对手的旅馆老板男友出轨时,她虽然原谅了他,但还是了结了这段关系──因为彼此的信任被打破了,而那是无药可救的。

对於爱情间的信任关系有着高标准、绝不吃回头草、绝不接受情绪勒索,这些感情准则听起来,似乎对 2020 年代新女性也很受用。事实是莎曼莎是《慾望城市》里最真实的角色,只是她被困在一个需要她扮蠢扮淫乱的卡通式地狱里,只能运用各种刻板印象来搏君一笑。

据说金凯特萝不满莎拉洁西卡帕克对她诸多不公平的对待,因此做出永不回归《慾望城市》的决定。而不管是凯特萝自己太难搞,还是总是在媒体前表示他们没有不合的帕克真的有鬼,总之,《And Just like that》里没有莎曼莎的身影都不让人意外,不管最後她会不会惊喜回归(机率太低了),或是《And Just like that》真的能再创新猷,这都不妨碍我们再一次思念莎曼莎。

莎曼莎在《慾望城市》影集最後终於找到她的真爱,这不算是这个角色最好的结局:这麽多年後,我们仍然会被她那些够贱又真实的台词逗笑、仍然怀念甚至向往她的为人、仍然会好奇她对 tinder 或是各种新时代性爱游戏有什麽洞见……这对一个虚构角色来说,才是最完美的结局──她甚至不需要拍一套新影集才能证明。

更新时间

发表评论

请注意,评论必须在发布之前获得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