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父」一词,是多麽沈重的呼唤,无论是对於师父本人或徒弟,都是一辈子沈重的情义负荷与道义责任。若说 2015 年必看的华语电影是《聂隐娘》,那麽 2016 必看的华语电影,肯定是《师父》。
徐皓峰的《师父》,英文名称是 The Final Master,一方面呼应王家卫在2013年的《一代宗师》(The Grandmaster),另一方面则道出这部电影的主题:时代变迁下,最後一位咏春师父的没落,以及中国武术的衰亡。
这是个相当壮丽的悲剧,不只是咏春传人陈识想在天津创立武馆以延续师父梦想的结束,不只是「一个门派的全部未来」的结束,更是中国武术时代的没落。然而,这场悲剧最可悲的地方,就在於这些武术精义与精神的结束,主因并非败在西方文化的入侵与威胁,而是武家之间的明争与暗斗。
情义与道义的本质与变质

「师父」一词是个相当沈重的称号,无论是对於师父本人或徒弟,都是一辈子沈重的情义负荷与道义责任。师父,既是「师」也是「父」,不只必须传道授业解惑,也当包含如父的恩重情深。
对於师父来说,一旦收了徒弟,当有传递真本事的道义,照顾徒弟的道意,还有在徒弟危及之时,出手相挺的情义。对於徒弟来说,一旦唤了一声师父,就应有忠诚以对的道义,承袭传递的道义,以及在师父危及之时,出手相挺的情义。两者之间,既有就事论事的道义,也有肝胆相照之情义,真诚以对,以义为约束,如此,应是造就一个门派的活力与生息的必要条件。
然而,若是维系在师父与徒弟之间的道义与情义失去了约束力,将会发生什麽事情呢? 在《师父》这个故事里,徐皓峰即以两组师徒关系(陈识〔廖凡饰演〕与耿良辰〔宋洋饰演〕,郑山傲〔金世杰饰演〕与林希文〔黄觉饰演〕),衍绎了围绕在以「师父」观念为中心,关於情义与道义的本质与变质。
咏春派的最後传人陈识,在来到天津之前,已经家道中落且海外流亡多年,辗转回到广州之後,虽然已经夺回些许家产,却仍旧不够稳固而有再被侵占的可能。然而,此刻他还是愿意冒着家产被夺的风险,北上来到天津踢馆开武馆。如此的冒险意志,无非就是带着师父曾经传递真武功的感恩之情,还有必需完成师父延续「一个门派未来」的道义责任。
此时,延续门派的道义责任,已经远远大於维系家业的责任。师父的只字片语即已一言九鼎,对於陈识来说有如圣旨,敬之超越父亲,宛若敬神一般。这是陈识这一代武者对於「师父」一词的臣服与敬重。後来,当陈识的妻子赵国卉(宋佳饰演)向他抱怨徒弟耿良辰的眼光不正心有歹念时,陈识即以「只要继续练武,将来他会敬我如敬神」回应她的担忧。显然,「师父」一词在陈识的心中有着无比的重量,是种全然的臣服以及无限的敬重。
果然,耿良辰的确是位有情有义的年轻人,虽然出身不佳,但仍善良真心。刚开始来到贫民窟的动机确实是为了接近赵国卉的美色,但是後来对於师父陈识的佩服与敬重,也让原本的感官意图,逐渐演变与师娘保持距离的欣赏与尊重。
徒弟对於师父的尊重也连带对师娘敬重,甚且,後来还让师娘亲自前往市场,查探自己心喜的茶汤女是否是位好姑娘(的确,有双干活儿的手,是的)。与其说耿良辰是陈识的徒弟,不如说陈识已经是师父与师娘的义子,三人之间既是师徒关系,也是家人关系。陈识的一日为师,已渐渐与耿产生为父的情感。
下一页电影资讯
师父 The Master

导演
徐浩峰
演员
戴立忍、金士杰、金士杰
剧情
★ 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大奖。★ 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女主角奖。★ 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配角奖。★ 日本大阪电影节 特别推荐电影奖。★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五项大奖提名。民国年间,天津是武术之都。初来乍到的师父陈识(廖凡 饰)因缘际会下,在西餐厅与师娘赵国卉(宋佳 饰)一见锺情,二人喜结连理後却隐居乡间。陈识以婚姻作为掩护,逃过了邹馆长(蒋雯丽 饰)等其他武馆的追查,暗地在天津开武馆授徒。为完成「咏春北传」使命,陈识收了当地少年耿良辰(宋洋 饰)为徒,而按照江湖规矩,徒弟必须代替师父踢馆。陈识原只想利用耿良辰为他在天津开路,传授武艺时还埋藏私心。却不料他竟然势如破竹,一口气踢翻了天津八家武馆,引发武界人士的恐慌与关注,二人也因此卷入一场江湖巨变。师徒命运从此紧紧相系,产生难以割舍的情义。但随着耿良辰踢翻的武馆越来越多,不仅破坏江湖规矩、还让武馆颜面扫地,邹馆长於是率领其他馆长采取行动,联手讨伐耿良辰和他的师父陈识。一场血雨腥风的门派之争即将到来......。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