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大导诺兰尚未成名前:回顾诺兰的三分钟无对白黑白短片《狮蚁》

更新时间
连续6年不跑路的安全速度最适合国人VPN
连续6年不跑路的安全速度最适合国人VPN
大导诺兰尚未成名前:回顾诺兰的三分钟无对白黑白短片《狮蚁》首图

被不少影迷誉为「神导」的诺兰,与电影的结缘很早,在他七岁那年,就因在戏院观看了《星际大战四部曲:曙光乍现》,深深着迷於电影的魔力,童年的观影经验,也成了诺兰往後走上电影之路的推手。

而诺兰 1998 年拍摄的首部长片处女作《跟踪》(Following),片长虽仅有短短的 70 分钟,成本也只有拮据的 6000 美金,但整部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获得不少好评,从影片中也可窥见奠诺兰创作风格的不变元素。不过,其实诺兰进入伦敦大学学院期间,所拍摄的三分钟短片《狮蚁》(Doodlebug) 也非常有意思。

《狮蚁》:

https://youtu.be/gfBwOdsHaWI

先将时间轴拉回诺兰的童年,他与电影的紧密连结,或许要感谢他的父亲,不仅是《星际大战四部曲:曙光乍现》,七岁那年,他父亲也带他去看了《第三类接触》、《007:海底城》,甚至是《2001 太空漫游》的重映,这些大师之作是以何种姿态冲击诺兰的小脑袋,我们无从得知,但诺兰提到,八岁时他就与父亲借了当时流行的 Super 8 摄影机,帮自己的玩具们拍摄了一部短片,因自己是星战迷,所以短片也以「太空大战」为主轴。

後来,诺兰虽然进入伦敦大学学院主修英国文学,但他并没有放弃电影梦,而是进入了学校的电影社团,与同伴以及他的未来妻子艾玛汤玛斯(Emma Thomas)合作,拍摄了不少短片,先是 1989 年的《塔兰塔拉舞》(Tarantella)、 1996 年的《偷窃罪》(Larceny),再来就是 1997 年的《狮蚁》。

如上述所说,《狮蚁》是部全长仅有三分钟的 16 厘米黑白短片,主角由杰瑞米西奥伯德 (後来他也是《跟踪》的男主角)担任,拍摄只在一个房间里进行,镜头聚焦於一位神色紧张的穿背心男人身上,他手拿鞋子蹲在凌乱的公寓地板,焦虑不安的到处张望,似乎在寻找些什麽。

而在这过程中,镜头给了「时钟」一个特写,辅以滴答声响,加上突然其来的电话铃声,及男人将电话丢入水瓶的不明行为,皆为故事酝酿了紧张的不安感。就在男人终於瞄准了猎物,观众们才看清猎物并非虫子,而是一个缩小版的男主角,就在他成功毁灭缩小版的自己後,他身後竟也出现了放大版的他,正准备将他扑杀。

或许以现在角度来看,故事并不算新鲜,仅是以「俄罗斯娃娃」的概念来呈现一个完整的递回架构,但短片的氛围恰到好处,且从中就可一探诺兰往後的创作手痕,他对「时间」及「空间」的执迷,反覆出现的镜射、递回等概念,当《狮蚁》结尾鞋子落下的一瞬间,显现诺兰对「无限循环」命题的热爱,我们在《全面启动》中的梦境见识过,也在大玩「时间」的《天能》里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剪碎时间、重构空间,诺兰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在电影里没有极限。

当时,诺兰身兼编剧、导演、制片、摄影和剪接,且一个周末就完成了拍摄工作,即使是黑白短片,也掩不住诺兰才华散发的光芒。後来,诺兰将自己的积蓄拿来拍摄处女作《跟踪》,因预算有限的关系,演员只能找不支薪的亲朋好友,场地也都是与认识的人借,付不起灯光器材费,所以最终选择以黑白片呈现,诺兰提到:

「我当时想出一个办法,可以用自己的钱支付每个星期六的十分钟拍摄费用,只拍一、两个镜头,一年就累积了一定的镜头量,最终就能拍出 70 分钟的电影。」

因为镜头很宝贵,所以演员们事前也都认真的进行排练,前後耗时一年,《跟踪》终於问世,作品也成了低预算制作的典范,从中更可窥见许多《记忆拼图》的痕迹,而《跟踪》中「狩猎者」反成「猎物」的身份转换,似乎也可对应到《狮蚁》的结局。

最後,以《跟踪》开启导演之路的诺兰,2000 年推出的第二部作品《记忆拼图》就引起广大回响,而现在,诺兰已经是诺兰,早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电影界的一位顶尖魔术师。

更新时间

发表评论

请注意,评论必须在发布之前获得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