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许多问题被提出:他是谁?他是什麽?他从哪里来?他是外星生物吗?他是一个讨厌鬼吗?他危险吗?他聪明、笨?他对父母好吗?真心?做作?理性?男人?女人?机器人?到底是什麽?」
有个声音问道。
问题没有获得解答,镜头跟随着 Ziggy Stardust ——这位在 1972 年由大卫鲍伊创造出来的雌雄同体外星人舞台角色,步入舞台後方登台,随後映入眼帘的是被乾冰雾气笼罩的鲍伊,五官模糊不清,正如提问者捕捉不到精准的答案。声音再次问:
「你在那吗?大卫鲍伊先生?」
蒙太奇剪辑闪现大卫鲍伊各色舞台形象:画着着名闪电妆,杀死 Ziggy Stardust 後诞生的疯癫少年 Aladdin Sane ; 染上严重毒瘾,提倡法西斯主义的 Thin White Duke ; 发行最後一张专辑《Blackstar》後随即逝世,预知了自己死亡的 Blind Prophet。在摇滚变色龙的表皮下,真正的大卫鲍伊到底是谁?

Aladdin Sane
大卫鲍伊本人说道:
「所有的人,无论他们是谁,都希望自己能更加珍惜人生,重要的是你在人生当中做了什麽,而不是你有多少时间,或者你希望自己做什麽。生命是美妙的。」
Table of Contents
- 《Moonage Daydream》官方预告
- 大卫鲍伊以突破想像的鲜明风格影响後世时尚、摄影及电影界
- 〈Heroes〉成为东柏林的地下国歌 以异类形象鼓舞每个人心中的小怪胎
- 纪录片《Moonage Daydream》以体验作为基调,带领大家走入鲍伊创造的世界
- 《Moonage Daydream》播映资讯
《Moonage Daydream》官方预告
这部於今年第 75 届坎城影展午夜单元首映的大卫鲍伊纪录片:《Moonage Daydream》,预告片在短短两分钟内,一反传记电影或纪录片以短文案下标为传奇注解的习惯,不去定义这位摇滚巨擎,只上了巨大字卡「身历其境的电影体验」,引人好奇。
预告片风格与大卫鲍伊御用唱片封面设计师乔纳森邦布鲁克 (Jonathan Barnbrook) ,在乐坛变色龙去世後三个月才释出的 MV 《I Can’t Give Everything Away》一样,沈静铺陈、万花筒般转换、绚烂多彩作结。
邦布鲁克解释创作理念:
「绚丽的色彩是对大卫的庆祝。尽管我们面对逆境,像是大卫的去世这类困难的事情,人类天生是积极的,他们向前看,从过去汲取美好来帮助现在。」
这和预告片中大卫鲍伊本人画外音价值观不谋而合,满怀着他对於人生的积极探索、开创体验的精神。然而,《Moonage Daydream》的导演布瑞特摩根 (Brett Morgen) 对於大卫鲍伊有其他的定义吗?对他而言,大卫鲍伊到底是什麽?
在深入了解导演的想法前,我们先回望大卫鲍伊在电影中留下了哪些足迹,於影像中又是怎样的存在。
大卫鲍伊以突破想像的鲜明风格影响後世时尚、摄影及电影界
鲍伊崛起的 70 年代,英国正历经第四次中东战争导致的石油危机,失业率与通膨急速上升,北方还有爱尔兰共和军内乱。在衰败的同时,新时代思想萌芽了,女性《同工同酬》法案通过以及第一次同志骄傲游行的举办,让女权与性平权在混乱的时代展现曙光。
延续庞克文化不信任政府的反叛理念,加上性平运动的成长,使得「边缘」族群有了新的发声方式,摇滚乐手们受到王尔德《道连葛雷的画像》小说中追求极致的美、自我放纵和无性别的恋爱启发,开创了华丽摇滚派别。

1973 年 Ziggy Stardust 巡回演唱会的舞台服,灵感源自日本暴走族。
「雌雄莫辨」的大卫鲍伊将自己视为「摇滚塑胶客」,大胆形塑自我,变身各式舞台角色,穿着夸张、艳丽,突破想像疆界的造型在潮流中引领风骚。他对时尚设计师影响极大,山本寛斋、Alexander McQueen、Jean Paul Gaultier、Vivienne Westwood 等都受他启发。
鲍伊也成为摄影师镜头下的宠儿,如 Mick Rock 拍摄了系列 Ziggy Stardust 巡回照;Terry O’Neill 跟 David Bowie 合作超过 30 年,拍摄电影《天外来客》(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 幕後花絮照;锄田正义不仅拍摄《Hero》专辑封面照,还记录了 David Bowie 在京都的游玩照片集结成摄影集《时间~TIME BOWIEXKYOTOXSUKITA》。

Terry O’Neill 摄影作品

锄田正义摄影集《时间~TIME BOWIEXKYOTOXSUKITA》
大卫鲍伊不仅演过许多大师的经典电影,如大岛渚《俘虏》、大卫林区《双峰:与火同行》、马丁史柯西斯《基督的最後诱惑》,他让人过目不忘的形象,更被延伸运用到了其他电影里。
例如:〈Drive-In Saturday〉歌词里的科幻故事、与鲍伊本人曾经出演过的《天外来客》影响了《银翼杀手》;华丽摇滚的浪荡事蹟成为《丝绒金矿》的灵感;Thin White Duke 苍白如吸血鬼般的外表、以及他曾参与的《千年血后》启发了《噬血恋人》,导演更找来与鲍伊长相近似的蒂妲丝云顿饰演女主角;《守望者》中,奥兹曼迪斯一角造型激似鲍伊在《天外来客》的角色,甚至在电影开头安排奥兹曼迪斯和「假大卫鲍伊及滚石乐团主唱米克杰格 (Mick Jagger) 」打招呼。

《天外来客》
〈Heroes〉成为东柏林的地下国歌 以异类形象鼓舞每个人心中的小怪胎
大卫鲍伊的音乐成当然也不容置喙,在华丽摇滚退烧後,他独具慧眼抢先投入新浪潮、前卫爵士乐、电子乐等类型,甚至在罹癌後仍致力於百老汇音乐剧《Lazarus》的歌曲创作,最後一张专辑《Blackstar》融合前卫爵士与实验电子乐,横扫葛莱美奖。
音乐生涯中,大卫鲍伊曾在德国录制歌曲,最知名的为「柏林三部曲」:〈Low〉、〈Heroes〉和〈Lodger〉,其中〈Heroes〉的歌词大意为一对恋人为了重聚,即便历经万难,仍致力打倒柏林围墙。
1987 年,大卫鲍伊在德国国会广场举办露天演唱会放着〈Heroes〉,鼓励着围墙後的东德民众打倒极权,这首歌成为了东柏林追求自由民主的民众的「地下国歌」,也在讽刺希特勒的《兔嘲男孩》以及追求自我的《壁花男孩》中成为了配乐。
其音乐不仅开创曲风先河,无所畏惧在主流中以「异类」形象登台鼓舞无数人心。2016 年大卫鲍伊逝世後,《滚石杂志》写了一篇吊念文:
「他是曾经坠入这个世界或任何其他世界最伟大的摇滚明星,最炙手可热的流浪汉,最狡猾的流浪者,最漂亮的明星,曾经对满场世界上最孤独的孩子高喊『你并不孤单!』。他是最有人情味和最异类的摇滚艺术家,他转身面对陌生人,与每个人心中的怪胎对话。」
在世界中心呼喊救援,寻求遥远回应的〈Space Oddity〉便是其中最知名的「与怪胎对话」曲,虽然作曲灵感来自於来自经典电影《2001 太空漫游》,但更常被运用在冒险开始之前,不仅限於太空;而〈Starman〉反倒常被用在星际电影,如《绝地救援》、《巴斯光年》预告。
〈Space Oddity〉出现在魏斯安德森《海海人生》,船员坐在甲板上自弹自唱这首曲子;《白日梦冒险王》登上直升机放胆壮游的一刻也搭配着这首歌。
下一页>>这部终於获得大卫鲍伊家人授权的纪录片,会是什麽样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