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黄瀚生
2014 年,托马斯卡耶 (Thomas Cailley) 凭藉《不打不相爱》(Love at First Fight) 横扫坎城影展导演双周奖项,并为他拿下凯萨奖最佳首部长片。睽违九年,新作《进化症候群》(The Animal Kingdom) 则荣膺坎城一种注目单元开幕。电影十月於法国上映,至今已突破百万人次观赏。两周前,导演与本片主要演员保罗基歇尔 (Paul Kircher) 受邀於金马影展期间访台,电影首映後也荣登观众票选榜前二十名。
《进化症候群》以人类因未知感染源而变异兽化为背景,将青春成长片型结合身体恐怖元素,用父子亲情羁绊为故事情感核心,加上逼真的特殊化妆实拍效果,诉说一则扣人心弦的环境生态寓言。本次访谈中,导演与演员分享了本片诸多细节的灵感来源、幕後团队的合作过程、拍摄期间的艰辛,以及电影创作的勇气。
Table of Contents
- 亲情般无限的爱,以及终将分离的时刻
- 特别重要的拍片夥伴:摄影师大卫卡耶
- 狗养在家里,狼则在野外生存
- 树林里寻找妈妈,〈她来自别的地方〉
- 勒内夏尔的诗句,创造的勇气
亲情般无限的爱,以及终将分离的时刻
Q:十多年前,您曾在法国高等影音学院(La Fémis)主修编剧,本片的灵感则来自回母校参与评审活动看到的学生剧本。电影学校的训练,对您现在作为一个编剧/导演的启发为何?本次与保琳缪尼尔 (Pauline Munier) 共同编剧的过程中,最初就将故事的情感核心聚焦在父子关系吗?是否参考哪些影视作品?
当时选择主修编剧,事先其实没想太多,但我有说故事的渴望。学生时期,我也有拍短片,才发现导演是编剧的延伸,当时的短片也是自己写剧本。导演就像指挥家,要去指挥自己编写的故事。对我而言,编剧跟导演是彼此相关的。
关於这部片的的主题,每个人都有父母,而我自己身为一名父亲,亲情的关系非常神秘,像一种无限的爱。但同时,亲子总有一天要面对彼此分离的时刻。我们参考了包括:薛尼卢梅《不设限通缉》(Running on Empty)、克林伊斯威特《强盗保镳》(A Perfect World),以及小津安二郎《父亲在世时》(There Was a Father)等作品。
Q:想问保罗,剧本最吸引您的部分为何?电影开拍前,进行了什麽样的准备?
最初看完剧本後,我觉得需要多发现自己的身体。片中的男主角,会长时间待在房间里独处,或独自走进森林,一个人体验很多事。小时候,我们都是跟父母一起经历许多事,然而,这部电影的主角需要一个人了解自己,观察身体发生的改变。过程中,我也看到角色的成长。
拍摄前,首要就是了解身体的感觉,我跟着导演找来的肢体训练师进行很多动作训练。同时,导演也提供我很多电影准备角色,这些片主要跟亲情、爱情相关,没有一部涉及「异变」,而是着重情感面向的作品。另外,独自在森林里,这种事现实中很少发生,我也藉拍片的机会,得以沈浸在森林中。
特别重要的拍片夥伴:摄影师大卫卡耶
Q:您在首部长片《不打不相爱》与阿黛儿艾奈尔 (Adele Haenel)、凯文阿札伊斯 (Kevin Azais) 两位优秀的年轻演员合作;本片则找来多次提名凯萨奖影帝的罗曼杜里斯 (Romain Duris) 和新人保罗基歇尔领衔主演。面对新锐演员和资深演员,您导戏的方法是否有所不同?
跟十八、十九岁的年轻演员拍片是很珍贵的经验,他们每天都会提供新的刺激,也会影响整部片的样貌。新演员带来的挑战,跟有三十年经验的资深演员完全不同。此外,在拍摄大表上,假设电影是拍三个月,相较於五、六十岁的老演员,这个时间感对年轻演员来说完全不一样。至於现场的导戏方法,我基本上没有差别。
Q:能否聊聊您跟兄长—摄影师大卫卡耶 (David Cailley) —多年来的合作关系?从学生时期的短片《Paris Shanghai》、《不打不相爱》再到本片,你们也一起拍过音乐录影带〈Anomalie〉。
导演跟摄影师的作品产「量」真的很不同。我十年只拍两部剧情长片,我哥哥大概掌镜拍了十五到二十部电影,这部分真的变很多。这次的拍摄和相处中,我也发现哥哥的转变,因为他这麽多的经验累积,能给我很多宝贵的建议。
当导演所需的特殊才能,便是发掘有能力的人。有才华的不光是演员,还包括电影幕後的技术人员,大卫现在已经是一名很厉害的技术人员,身边带着一大群自己的工作团队,跟早年我们一小撮人拍的作品实在不同。制作本片的过程中,不论从勘景、选角,甚至每一稿的剧本,哥哥都有参与并给予意见。在我们心目中,彼此都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狗养在家里,狼则在野外生存
Q:您和瑞士图像小说家弗雷德里克彼得斯 (Frédérik Peeters) 共同设计了片中各种动物的型态和造型,能否分享你们在前置期的讨论过程?
这段期间实在太欢乐啦。前後大概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进行动物概念的发想和设计,中间当然也有许多其他人参与,但弗雷德里克算第一位。刚开始,我们的首要方针就是「自由」,尽情疯狂地激荡想法,最後大概设计了一百多种生物,由里而外,各类型的变化都有,要不要刺青,穿不穿衣服,全部都很自由地想像。
Q:针对主要角色转变成的动物型态,能不能进一步说明他们的重要性?
保罗饰演的主角艾米,他到底是狗还是狼?从头到尾,我们都不晓得。因为狗是人创造出来的动物,牠们的祖先是狼。狗跟狼的差异在於,狗养在家里,狼则在野外生存。主角艾米最後面对的选择是:听父亲的话,乖乖待在家?还是进入森林,追寻他的自由?至於艾米的母亲,我想强调母子间的遗传关系,不想把她的外貌设计得很诡异。她的样子比较接近熊,但也混合了树懒等其他动物的特徵。
片中的鸟人,他一开始不会飞,自认对这个社会没有用处,也无法融入社会,所以他需要一个朋友协助,後来艾米成为他的朋友。为了融入姑且称为「社会」的群体,鸟人宁愿冒险牺牲生命,也要奋力飞翔。最後是「青蛙」,牠看似脆弱,却可能成为活最久的生物,当面临外在危险时,青蛙可以变色、藏匿在树下等隐密处,反而获得活下来的机会。
下一页